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长臂猿考读后感1000字

时间: 2021-01-11 07:38:21  热度: 193℃ 

点击全文阅读

《长臂猿考》是一本由(荷)高罗佩著作,中西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臂猿考》精选点评:

●高大人自贴标签:1、易元吉我是你的脑残粉 2、本草纲目的插画师去屎 3、没养过猿的少bb。

●可能是本宠物猿饲养手册顺便论一下中国古代猿文化。 杂感: 猿的手指不灵活,无法捡起细小东西,猴子的五指则可以像人一样,但猿看不起猴,觉得猴是低等动物。 猿从不四肢着地的移动。 周代“夔”有人头猴身怪物出自夔州的意思,引申为猿。 古人认为猿两臂相通,一只手臂不够用可以把另一只通过肩膀接过来变长,所以叫通臂猿。原来通臂是这么回事……终于明白为什么武侠小说里常有人名号叫通臂xx。

●动人之至

●高罗佩就是天才。

●这本书真是激萌!引用了很多有趣的资料和文献,看来兴趣是多么的重要。高大使公务繁忙尚能有这么多的时间捣鼓这捣鼓那的,还都弄出了名堂!高大使表示你们这群猿猴不分的现代盲人,回去养几只再来研究。很好的体现了中国古已有之的「跨学科」「重实践」的优良传统!

●无论是高罗佩的著述,还是施先生的译笔,都出乎意料地好! 就中国文化范畴中关于" 猨" 的要点都有论及和厘清.向热爱东方文化的高罗佩致敬!

●高氏养猿数载,续从历代典籍提要钩玄,颇得吾国体用不二真髓;大师最后作品,笔触理路皆趋圆融,丝毫看不出竟自异国之人手笔

●黑李时珍的么?还有人类猎杀长臂猿的手段太残忍了!可恶至极!

●猿在古文人那里,情意深,性高洁。在进化论里的现代里,远离猿,却成了低物种。在民间呢,是掳你进山,或者发了洪水的怪

●真的好悲傷

《长臂猿考》读后感(一):很棒的书

emmme其实总的顺序和《中国古代房内考》一样,都是由古及今,但是都能从中感受到满满的尊重与认真,可能是写到动物,所以感受比房内考更加的温情,长臂猿考,是高先生最后一部著作,感觉很可惜,这么好的一个人,去了故地,从狄仁杰开始认识一只新的作者,现在也在期待着译文的狄仁杰第三辑,还有一只琴道,还没看,作为中国人,在中国文化的沉浸中不及他,中国确实是高先生的精神故乡

《长臂猿考》读后感(二):比行为学论文风趣

金佳

《长臂猿考》读后感(三):长臂荡漾心向往

从人们每天吟咏的古诗文中,从保存于博物馆的精妙古画里,从莫衷一是的博物记载和地方志里,高罗佩先生以深厚的学养考据梳理中国文化中长臂猿的记述,从古代贤能隐士的记录中寻找长臂猿作为神秘“野客”、“臂童”的深情陪伴,从李白、柳宗元等人的诗词中勾画当时猿类栖居的版图线索。

一方面以汉学家的热情与中国古代文人将猿比作志性高洁的绅士深刻共鸣,另一方面也以西方科学的态度更正了古人诗画中对于“猿链”和“三声猿鸣”等特征的描绘有意或无意的误传,以解剖学结构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写意画中对猿类体态的描画或真切传神或意会走形,时而诗意悠长,时而又较真儿得可爱。

最难得的是高公对于陪伴自己多年的几只长臂猿的日常观察和亲身体会:写他们把橱柜当作树干,把窗帘当作枝蔓,每日练习臂荡如优美的“空中芭蕾”,因为相似的习性和禁忌融入人类家庭后“其乐融融”。他们有时亲昵顽皮如孩童,有时易怒反叛如青春期的少年,有时敏感善妒如多变的伴侣,有时机敏善断如智者。因此更可以理解文学作品中多有猿幻化成人的故事,我们对猿的喜爱中投射了自身的成长轨迹和喜怒哀乐。

最让人动容的是书中对长臂猿两种姿态代入思考。长臂猿休息时如同“思考者”的雕像一般,蜷缩两腿,头支在胳膊上,像是回溯到婴儿时期的休眠姿态,看起来像是深思,又像是等待别人来取乐消遣的绅士雅客,和人类的苦闷和忧郁如出一辙。在高公对自家长臂猿的观察中,他回忆到,濒死的长臂猿会攀上最高的枝头,蜷曲身体坐下,越过树顶遥望远方,等待大限将至的姿态中有着大多人类不可比拟的庄严感。

又或许对于这些比我们更像我们的可爱生灵,这种“诗意的栖居”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共情想象。但无论考据结果如何,长臂猿在林间游荡的生活方式,它们发自肺腑与山川湖海共鸣的歌唱吟咏,都以潇洒的“醉态”让人向往,读罢此书只想长啸三声向这些“树上的男爵”致敬。

《长臂猿考》读后感(四):高罗佩的爱之作

高罗佩写的这本《长臂猿考》,篇幅不大,只有一百多页,却很显功力。

首先,可以说,高罗佩几乎把中国史料中关于长臂猿的部分都梳理清楚了。从远古的甲骨文到明清的诗文绘画,从官修史书到小说笔记,都物尽其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书三个章节中,高罗佩对史料的使用其实各有侧重。在第一部分“远古至汉代”中,高罗佩使用的史料是甲骨文、金文和《庄子》《尔雅》之类的典籍。到了第二部分“汉代至唐末”,他着重对时人的诗歌和笔记进行爬梳,分析长臂猿的分布和人对猿的看法。最后一部分“宋、元、明朝”,高罗佩关注中国长臂猿的种类科属,使用的材料则是文人绘画和《本草纲目》等医学用书。

从高罗佩倚重的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一直是人们获取动植物知识的最重要来源。这一传统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影响了后代把《诗经》当成动植物学的教材,并出现了许多注释诗经的动植物学书籍,如《毛诗故训传》和《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汉代郭璞则把辞书《尔雅》看成研究动植物的入门书。他在《尔雅注》的序言中说:“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莫近于《尔雅》也。”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动植物学一直都是注释训诂之学的一部分。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人的动物学知识显然是滑稽可笑,乃至荒诞不经的。鲁迅在《春末闲谈》中,就讽刺过“果赢是螟蛉义子”的说法。周作人也曾专门写过文章,澄清了“腐草为萤”的谬论。至于“猿鸣天上哀”“猿善猴恶”“猿通臂”之类的描写,高罗佩也一一指出,都是古人的误解。长臂猿的啼叫与歌唱无异,完全是出于他们的天性,与哀愁无关,而且一旦开始鸣叫,延绵不绝,绝不止“猿鸣三声”。

尽管古代的动物学知识并没有多大的科学价值,但对于人文研究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动物常常出现在人类的三层经验之中。一是生物经验,即在人的生活经验中出现真实的自然动物;其次是心理经验,即出现在人的文化与想象里;再次是概念经验,这主要指动物作为象征符号出现于文献书写和意识思想之中。因此,通过研究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得知气候环境的变迁,了解古人对于自然秩序的看法和价值观。

《长臂猿考》的意义就在于此。读者不可能从长臂猿的古代记载中获得科学知识的提高,但能够知道,长臂猿在很长时间内,分布在北到河南、南至广西的广大地区,也因此而知道,古人对猿有着美好的印象,到春秋战国时期,猿已经奠定了其在动物之中的崇高地位。它被认为善于采气而寿元悠长,精通剑术并能变换成人。但这都是道教性质的特点,真正让它受到文人歌颂的原因,则是性情高洁,重视人伦。这显然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符合儒家道德行为的动物受到推崇,反之则被贬抑。诗人们也常常写到猿类高冷凄清的啼叫声,“猿鸣哀啼”成为固定的诗歌用典。

高罗佩熟谙中国文化,而且自己就是长臂猿的爱好者,亲自养过数头,此书称得上是高罗佩的“爱之作”。今天养猫的不少,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写一本考察喵星人的“爱之作”。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