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货币》观后感精选

时间: 2021-01-17 13:51:54  热度: 278℃ 

点击全文阅读

《货币》是一部由李成才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货币》观后感(一):说好的失格

央视是否能出点好东西呢?在关闭国门的前提下,不去和别国的节目比较,那是一定的。因为花的是全民的钱,行的是全民的权,这些巨无霸的资源能够保障一定的水准。

然后就蹈入了邀功自赏,浮躁复制的老路了。

此片和《华尔街》相比制作粗糙了很多。

话说读旁白的女士,您先把稿子弄明白再录好么?

《货币》观后感(二):很不错的纪录片对于外行,记录每一章有感触的话

货币1:有价星球

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写到,它使人与人之前,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它把医生、律师、教师、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2.法律、新闻、医疗还有教育,不应该资本化,这些是属于人的基本权利。

3.过度货币化导致,自由的丧失、平等的丧失。

4.各国政府解救金融危机的惯常做法,就是大量向市场投放货币。08年危机后,美国政府向金融市场注资7000亿美元,日本政府注资8万亿日元,中国政府向市场投放4万亿人民币。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做法,但后果是通货膨胀。

《货币》观后感(三):被普及的知识点。

小白被普及,mark之:

1, 牛顿居然是黄金上位的主推手;

2, “如果想激化一个政府和人民的矛盾, 通货膨胀将是最好的方式。” 当时一战后的德国政府, 大量印发货币, 导致马克恶意贬值, 这位希德勒的成就提供了土壤。

3, “让本国货币贬值,就意味着本国的产品在国外价格下降, 从而刺激出口。” 相反, 本国货币升值,则可以提高本国货币的购买力, 可能引发资金出国采购全球资产的现象;

4, 从历史及全球角度来看, 白银,黄金,英镑,美元都曾经和正在为世界贸易提供交易结算工具;

5,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二战后各同盟国达成一致, 美元直接和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与美元挂钩。 但是1971年后, 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 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

6, 欧元的诞生意味着欧联体国家将放弃很多自有的权利,这是一次伟大而又充满勇气的发明。

最后向欧盟所有成员国致敬。

《货币》观后感(四):上下班空闲时间普及常识

不管别人说多烂,作为我等门外汉,还是需要科普的。竟然出发点被满足,就应该给点星了。

--

1.有价星球

关于货币起源、牛顿金本位的定价机制...

2.从哪里来

基督教认为钱生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但丁《神曲》放贷者在第七层地狱

富兰克林“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切记,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金钱可生金钱。”

3.黄金本性

牛顿定价,黄金是货币,黄金不是货币后又转化成一种投资方式。

4.银行历程

犹太银行家的坚守,中国汇丰的成长。

5.权利之争

发行货币。

6.通胀之殇

还是发货币

7.三条红线

税收、发放债券、印刷货币,三驾马车的平衡。

8.货币的困惑

汇率的计算

9.超越国界

货币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流通,英镑美元主宰货币的流通,但是它们会长久么?

10.未来

欧元是一大创举,但随着希腊的破产,欧元动荡,人民团结问题,文化问题,世界统一一种货币是否有可能?

--

完全不能是评论,更加是一种流水账。^>^

《货币》观后感(五):历史的脚步

不论纪录片的好与不好。看的过程中让我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会有它的生命历程,都有终结的一天,货币也不会例外,至于货币什么时候会消失,我想可能会伴随着国家,因为现代的货币是国家一种强制性的调节工具。

与此同时,货币制度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的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政府的收入不单单有税收还有货币的增发。(除非像美国用债券又换回市场上的货币)也难怪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看看中国政府的每年货币增发量就明白了。政府和资源权贵一起来瓜分社会上流动的货币,特别是这些增发的货币。最终使得金字塔底层人的财富遭到无可奈何的严重贬值。

什么是财富?到底怎么来衡量?财富和科技水平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现在中国,人们很有追求,但更多是追求利益和权力,而不是权利。人们现在普遍关注着生活环境,我想环境的净化不会太难,几十年就够了,而人心的净化可能要用世纪来计算。而且需要制度来作为保障。

任何事物都需要制度的保驾护航。单靠思想建设,就会变得非常危险,共产党从建党的那天起,党内斗争可能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制度主要是用来对付人性恶的一面,最大限度的保障相对的公平与公正。

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的独立思考,人类历史中的伟大的先贤。

《货币》观后感(六):我是来骂的,短评写不下,

讲的什么m东西,开头要有多蛋疼。这是来写没基础的抒情散文的吧。

“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如果将人类的250万年压缩成24小时,那么她伴随人类不足3分钟,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里面总是穿插外国学者和普通人的生活进去,真假也无从知晓。广东13岁中学男生从事汇率交易5年,都是神童啊。

内容当然都是些历史故事,旧东西,来当教材。学校老师上课都不讲的故事。

通货膨胀那集我看了。讲的就是,有货币就有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历史故事。说句实在的,都是废话。生活在中国的老百姓早就切实的感受到通货膨胀,你就不能讲点实在东西,完全就是避重就轻,不讲点实际问题。

这样的纪录片实在硬不起来。

《货币》观后感(七):《货币》笔记

英格兰银行,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

1929年美国大萧条中,有至少五千家银行陆续倒闭。

1995年,因一名交易员的错误交易,有着233年历史的英国老牌贵族银行巴林银行倒闭。

2008年,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因贷款过度,资本金不够,在银行挤兑中倒闭。

2011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因管理混乱,监管不力,曾一度濒临破产。

20世纪初,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通货膨胀,不仅导致了一个国家的衰败,也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世纪中期,国民党时期的通货膨胀,不仅让民众深陷危机民不聊生,也让国民党走向了最后的没落。

20世纪后期,南美国家的通货膨胀,断送了这些国家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成果,至今走不出经济低迷的陷阱。

5000多年前,商品交换的需要,促使人类创造了货币,货币又反过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人性的暴露又一次次将货币变成欲望与利益的载体。

1000多年前,货币成为执政者制造通货膨胀、窃取他人财富的手段。

300多年前,货币成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国家主权的象征。

70多年前,货币成为政府干预经济、制造经济增长的工具。

《货币》观后感(八):《货币》

它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 它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 ——纪录片《货币》

货币 (2012)7.52012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李成才

少数人控制着大多数的资本,资本的方向就是大多数人努力的方向。努力的结果就是剥削了这大多数的人,汇集起来更多的金钱,少数人拿出少数的钱给这大多数的人,以维持他们的生活,最后,富人越富,穷人越穷,人们挥洒的汗水使这个社会发展了。

《货币》观后感(九):联想到的

先说联想到的。

主要是回忆。

我所在的小镇最大的变化发生于我外出上学的那四年,四年前和四年后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发展着的,以至于四年后回到家乡时感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普及度。

我上初中及高中的时候,是早上早早的起床并三五结伴骑自行车去上学的,路上能看到离家近的同学步行去学校,放学时大家推着自行车走出学校路段然后各自骑车回家。那个时候路上还鲜见汽车。现在我看到的是,一到放学时间,学校门前的路段就开始交通拥堵,大人们像抢黄金一样抢着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近的地方,以便能早早的接上学生。

之前的房价一直不高,不高到让人没有危机感去意识到买房子以便保值。且房改不长时间,一栋房子花不了多少钱就能买到。毕业后,准确的说是上学中,温州人炒高了房价,并炒到了我们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记得上学时在南京求学的好友说他的同学大都是来到就买套房子,方便,现在看来那是要多有前瞻性及魄力。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学校南边有一片小区,开盘时大概是一千左右一平,当然,那个时候物价也低,一份街边米线只要2元,毕业时涨到了4.5元。回到话题,千数块的房子其实也并没有所少人买,地段不佳,没有学校,投资进去看不到有多少金可捞。现在怎么着,南部山区那是主打,没有学校可以马上建,而且还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交通便利,是连接向南的枢纽,再加上08年一个全运会,千数元现在卖个七八千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政府收入也是成倍的增长。家乡是贫困县,至少在我看来是,出去看看哪里都比家里富,都比家里洋气。现在,“咱确实是有钱了”,当然这个咱是指体制内的人及机构。没钱了卖地,卖林,卖田,卖的钱养活了一条生物链。钱花光了再加个限制审批什么的,或者换个方式收税,平均下社会财富,也充实下国库存。再不济就直接收回来,给点补偿,然后重复老路。

之前看到有通货膨胀这一集,期待值颇高,看完后不说失望,却也没有达到预期值。作为纳税人,我想是有权力去问一问我们的钱究竟花到了什么地方的。澳洲,海边玩耍突然中风,政府是派的直升机来救驾,从而保住了一条命,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三亚抑或青岛,至少条件达不到。高税收高福利,较高税收福利无保障,如果二选一,你会选哪一个。问题是自出生起,我们无从选择。

对本届政府很有信心。至少那个到2020年工资翻番的许诺给了我们干劲。

《货币》观后感(十):片子拍的确实有点散,总结一下

货币的诞生,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后,自然而然孕育的产物。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古巴比伦人建立了自己的城邦,肥沃的土地,让他们的生产有了富余,便开始交换各自多余的产品,各取所需,由此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贸易。古巴比伦人用楔形文字在一块块泥板上记录下他们的交易情况,并由此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商业契约。

这一环接一环,发生的自然而然。然而货币作为财富载体,被世人向往,甚至成为欲望的源头,则经历了一番挣扎。在东方阶级社会中,工商业者,或者货币积累者一直都处于社会下层,商人被贴上重利轻义的标签,为士人所不齿。而在西方,货币财富包括商人的地位提升也经历了一番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蒂奇家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美蒂奇家族的第二代家族掌门人柯西莫(Cosimo de Medici)本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领导之下,家族生意兴旺发达,控制了大量财富,然而,富可敌国的他并未感到高枕无忧,反而终日彷徨不安。这是因为,14世纪的基督教认为食物、财富等应当通过诚实劳动获得,而靠借贷获利则是被鄙视和禁止的,可恰恰银行业务为美蒂奇家族的财富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

柯西莫因此时常怀疑自己背离了教义,与上帝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了赎罪,他渐渐开始利用自己的财富,资助意大利各个领域尤其是艺术界的天才: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但丁、薄伽丘、乔托、马基雅维利、伽利略,这些艺术、文学、思想、科学等领域受万世敬仰的巨擘都曾蒙美蒂奇家族的资助和庇佑。正是他们开创了“文艺复兴”时代,使“人文主义”精神落地开花。慢慢的,西方社会开始尊重和赞美人的价值,认为人是神在大地上的继承者,尊重人就是尊重神。进而,人的物质需求也开始得到尊重,货币、借贷的有益作用也开始渐渐被世人所接受:毕竟没有钱,贫苦者的生活就得不到改善。

信贷,使钱可以生出更多的钱,此时,货币就不仅仅是货币,而被称为资本。而资本的流通、增值,往往要倚赖“信用”。

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信用货币,那就是北宋时期盛行于成都一带的“交子”。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