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精选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是一本由【美】米基•法恩(MICKI FINE )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精选点评:
●看不来这种书,太冗长了... 总结起来就是宽容自己,活在当下?
●一本旨在用正念疗法来疗愈讨好型人格的书。很专注的重点:“正念疗法”和“讨好型人格”。 “正念可以帮你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而这种消极情绪正是滋长抑郁和讨好型人格行为模式的元凶”。 正念疗法应该算是万灵药,不过本书还是特别专注在讨论讨好型人格和如何用正念疗愈它。这么专注的书还是很喜,可惜讨论的不太深入。 语气比较亲切,所以即使没有新观点,还是喜欢闲时随意读读看。
●主要讲述了正念练习,和讨好性人格关系并不是很大,写得也不够深入。
●youtube推荐
●分析的可以,但如何解决不实用
●内容很适合讨好型人格读,收获还是很多的,剖析地很准确,书里的方法也很实用
●没啥用。书名过于sb了。内容也就那样,有些话跟我犯矫情时的“自我剖析”没啥两样,就连措辞都很像。所以看这书我是图什么许的
●又是一本可以治疗心灵的书。要对自己抱有仁慈之心,我不是完美的,但也不失美丽,也要理解我爱的人也不是完美的,我不用寻求我爱得人的认可,我爱的人也有做自己的自由。愿我能获得内心的平和,愿我幸福,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有多久没关注自己了呢?这本书的一句话表达就是:勇敢表达自己自己,适时冥想调节心理,不在乎外界对于你的评价,你就是你,接纳自身的丑陋,爱上丑陋,爱上自己。
●Whatever you did, it’s not your fault, and live in the moment.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一):你为自己而活
当我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一惊,这说的不是我吗,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啊,那难道我之前就不了解自己吗?也不全是,只是在有些片面,我以前给自己的定位是个老好人形象,很乐于助人,在意别人的想法,经常委屈自己。发现这个人格特征很重要吗?我觉得是的,打个比方,癌症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你得了癌症还不知道,所以有句话说发现了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那到底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讨好型人格呢?书本描述的讨好型特征有:
迎合别人获取爱和满足感,缺爱缺自信;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期望,缺乏安全感,害怕让别人失望;压抑自己的欲望,害怕冲突,不敢说不,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缺乏原生家庭的关爱,这个我也有感触,小时候基本是农村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爱比较少,当然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农村的现实就是这样;另一个我觉得跟教育方式也有关系,从小我的教育是让你听话,变得乖巧懂事,稍微有自我的人会被排斥打压。讨好型人格有啥不好呢?
如果对自己的这个特征认识不清,那么对它不好的一面也会比较模糊。拿我自己来说,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期望,让我很累,在高中学习的时候,我的读书目标还是为了满足父母对我的期望,虽然他们并没有要求我。另一个影响就是迷失自我,失去自我,就是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不清楚真正想要什么,那这个是比较严重的,没有目标的话就没有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最关键的部分来了,认识到自己的这个人格特征之后,如何改变自己?
身心合一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我开始说过,发现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你想想,你为什么要去讨好别人,原因是小时候缺爱缺鼓励,教育方式也有问题,但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可以关爱自己,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以获取关心?你明白自己的价值和定位可以自我成长了,为什么还要那么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所以说完全是习惯让人这样的,习惯了去讨好,习惯了忽视自己,习惯了做个老好人,那么问题是不是就很好解决了?改掉这个坏习惯。
总之,我感觉核心两个字:真实!就是找回真实的自我,然后接纳真实的自我,然后用真实的自我去感受和表达,为什么我会对两个字感受这么深?我想起我喝酒后的感觉,不会去顾忌别人的看法,完全自由地表达,当然也不是乱说,就是很自然的把心理的想法说出来,平时可能在意这个在意那个,说话支支吾吾没有底气,然后我发现喝了酒之后能清晰地捕捉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且很有自信地表达出来,还带了不少幽默感。虽然我不是一个好酒的人,但是说实话这种放松、完全真实的自我的状态很好。所以并不是我们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有可能是被我忽视了,太久没有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太久地压抑自己的欲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的要:活在当下!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二):致太阳
讨好型特征,以及寻求他人的认可,是中国人很典型的一种特征,或许是受到了传统的教化的注入,也或许是四五十年代那批人对子女的教化以及特定的经济环境使然。很多七零八零后的人身上都若隐若现的有着讨好型的特征,并寻求着对外界的认可与接纳。 同龄人,如果在少年期遭遇了比较大的家庭变故或家境堪忧的,则讨好型和寻求接纳认可的特征则更为明显。 不同于书上所说的,讨好型及寻求认可的特征很难明显的在生活中的那么典型出现。曾经体察过的例子是,有些人平时会显露出寻求认可、散发讨好需求的特征,但是实际上在不断的用他人来坚定自我的信念,且会像阿德勒所说的呈现强硬控制的态度;另一种人在平时则看不到明显特征,但当事情发生强烈的变化或者会在某个特殊的对象身上,会突然暴露出寻求认可和讨好的特征。 不论是哪种呈现,讨好型人格都会使当事人受到负面的影响。与前一种特征的人说,平时都以讨好型在细节中呈现,会形成一个久而久之的生活惯性,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压抑下,自我会在瞬间爆发,显露出与往常截然不同的暴烈的或者激烈的情绪反应。对于后者,特定的对象身上呈现讨好的行为特征,从而会使他在特定事情上事强烈地存在自我否定。 我们经常听到的评价,也许并不是客观的,——正我们大都在按照惯性的戏剧表现(或者叫做是惯性思维,自动思维等等),来得到习惯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是我们希望愿意听到的,一旦缺失了,反而会有些不自在的那种评价,——停下来看一下,关注当下,观察戏剧表现是什么,想得到的评价是什么,不再重复的表现会怎样,他人评价会怎么改变,自己又如何反馈这种评价的改变。 也许你会说“我喜欢被这么评价/认可”,……停下来,再看一下,是真实喜欢还是需要,如果是后者,那么,需要的背后是什么? 对所有的成年人来说,我们大体无法再根除讨好型及寻求外界认可的现实,唯一的方法意识到这一现象,透过自我丰盈成长,把自我放在整个事件的最核心,关注当下关注自我,减少纠结与矛盾,找到自我与现实中最核心的部分,持续的关注。 正念能给我们的就是这么一个活在当下的机会,当然,书里面所谈到的内容过于复杂,有些部分也过于玄幻。许多方式方法不试也罢。 自我感觉有三种正念颇为好用,仅作建议。 第一个就是关于呼吸的察觉,当焦虑抑郁情绪波动严重的时候,调整呼吸,关注呼吸最简单的吸五停二吐六,用腹式呼吸在一分钟内完成四次到五次完整的呼吸,通过有意识的呼吸调整来把自己排除在情绪之外。 第二个就是对情绪的察觉,正是这种情绪正是自我的情绪认为它是合理的,当然它也一定是合理的,然后不去纠结于与情绪的矛盾,而是关注情绪以下的真实的存在。找到事情最真实的东西,把情绪放在一边,然后去做事情。 第三个是我最喜欢的行走冥想,但不同于书中所谈的,我更习惯于在一个相对熟悉舒服的环境里,做长时段的行走。录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做了八天的行走冥想,每天大概二十公里的行走,让思维情绪尽量的放空。 正念,积极心理学又称之为专念,说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实际很简单。 像刚刚说到的关注呼吸,关注行走,这都是正念的一部。,古时候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比如禅宗说修行便在一饭一坐一睡之间,心无旁鹫的做一件事就是了。长时间的可能需要修行练习,但从一分钟的呼吸关注开始,我想每个人都做得到。 正念的成就也是显然的,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必然都是在专心致志、心无旁鹫的做一件事情,所以有人说菊花对于陶渊明、明月对于李白、飞鸟对于泰戈尔、爱情对于恋人都是正念。 正念其实就是让我们能够活在当下,去体察当下最美好的东西,呼吸宁静,微笑芳香,柔软甜美。 对于像太阳一样会释放能量温暖他人的人来说,你的本意虽然不是去讨好别人,就像前面所说,却养成了寻求认可的习惯。但取悦与寻求认可会不断的消耗你的能量,而正念独处会在你真的疲惫的时候,给自己充能,让自己能够安享当下。记得啊,所有的能量都是你自己从内心获取的。 但还有一点,无论如何,要对自己好一些,对自己放松一点同情一点,毕竟自己是一切。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三):出走日本一年,零社交,回国后人生第一次骂人:看蒋方舟如何治愈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蒋方舟被称为天才少女:7岁开始写作;9岁发表散文集,被列入省中小学素质教育读本;15岁获得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19岁进入清华;23岁成为《新周刊》副主编。
蒋方舟曾说,面对拥有的一切,常常觉得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不应该得到这么多。对比个性张扬的韩寒,她是那种完全不会产生任何冲突的人。
但28岁的蒋方舟第一次开口骂人了。她事后还兴奋地到处打电话,“我骂人了,我特别特别开心”。那是一次聚会,她遇到一个倚老卖老的前辈不停地说着讨人厌的话,她没有像以前一样故作谦卑,而是勇敢地反驳了回去,然后扭头走了。为了这次自我突破,她整整准备了一年。
在那之前,蒋方舟一直让周围的人感觉非常懂事。直到接触到“讨好型人格”这个词,她才意识到,自己是害怕冲突,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她觉得讨好型人格太可怕了,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之前的人生,活得是否正确。
其实不止蒋方舟,很多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讨好型人格,只是有些人还没意识到。那么,到底怎样才算讨好,又该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呢?
《The Need To Please》一书,给了我们解答。People Pleaser 是讨好者。国内引进版的名字是《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作者米基·法恩是一名美国的心理咨询师。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讨好型人格的表现、成因和治疗。
一、到底怎样才算讨好
蒋方舟回忆之前和别人相处,总是会无原则无底线地迎合别人,虽然知道对方在胡说八道,但是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口,脸上还要保持微笑,甚至还得回应对方说得好。
当一个人无法遵从自己的内心,无法对别人说不,害怕发生冲突,不得不去做别人想让自己做的事,只为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可,这就是讨好。
如果一个人性格温和,从来不和人争吵,但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敢于拒绝别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这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不是讨好。
如果一个人面对领导,心里有其他想法,可是什么也没说,服从安排。这是弗洛姆所说的权威主义,也不是讨好。
二、为什么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要追溯到童年。讨好者几乎都有童年创伤,比如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是指父母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向孩子传递爱、关注、支持和鼓励。如果孩子考试没考好,没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就收回平日的温暖,冷言冷语,甚至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这就不是无条件的爱。孩子会因此受到伤害。
还有一种原因,是孩子小时候仰仗大人的信念。孩子认为大人什么都是对的,如果出问题,一定是自己的错。蒋方舟回忆自己的经历,从小接触的人都比自己大,比自己成功。她想,这些人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才会这么成功。迎合别人,就是蒋方舟从小到大的一种生存方式。
此外,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发言权、被漠视或者受到家庭暴力,都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三、摆脱讨好型人格,直面内心
讨好者自知,讨好别人不是自己的本意。但就算憋出内伤,仍然阻止不了自己。讨好者的关注点总在别人身上,常常无视或者回避自己的内心。想摆脱讨好型人格,就要从直面自己的内心开始。
1.直面自己的情绪
讨好者发现自己不满、恐惧或者愤怒时,会选择逃避痛苦。假装坏情绪不存在,立刻转移注意力去迎合别人。
蒋方舟说,有一次她在电话里向男朋友道歉了两个小时,但男朋友觉得道歉根本没解决问题,她就是在敷衍。于是电话一遍一遍打过来,蒋方舟看着手机屏幕一连串的未接来电,浑身发抖,可就是不敢告诉对方别打了,再打她要生气了。
一味地无视、回避,并不能压抑坏情绪。甚至越想摆脱,越容易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愤恨。就像压力锅,压力越来越大。那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坏情绪呢?生活中有一个场景,你下班回家,发现一只拖鞋被小狗叼走了,你想从狗嘴里救回拖鞋,于是和小狗开始了拉锯战,你越用力,小狗咬得越紧,最后你精疲力尽,撒手不管了,过一会儿,小狗也放下了拖鞋。
所以,我们可以换一个更独立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坏情绪。就像天空飘了几朵乌云,有一朵是“我不能让他高兴”,旁边的一朵是“我真是一无是处”。不和自己的坏情绪做任何抗衡,就是仔细地观察,等它们飘走。
2.讲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蒋方舟总结自己以前的处事原则,就是不论做什么事,先考虑别人的想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自己做的事能不能符合别人的期待。类似的,有些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讨好父母。
讨好者总在抱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却不肯开口提出自己的需要。这种抱怨,是对自己的一种防御。但是只有勇敢地表达出来,才能突破防御。当自己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想法,就不再恐惧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就像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
四、正念疗法
为了摆脱讨好型人格,蒋方舟独自去日本生活了一年。语言不通,没有任何人际关系,生活突然出现了大片的空白等待填补。她每天读书、写日记、看展览,认真凝视美术馆里每一幅画,认真咀嚼每一口食物,认真地把每一个念想变得绵长。就像她自己说的“被迫的认真与被迫的隔离,把我从之前一直在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的生活中解救了下来,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在日本的一年,无形地治愈了她。
这一年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正念练习。正念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只是一种修行的态度,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正念是关注当下的时刻,又不作任何判断,只是单纯地观察它。就像上文提到的,把坏情绪当做天空的几朵乌云,观察它。正念,源于佛教禅修。禅宗对修行的解释,就是在一饭一坐一睡之间,心无旁鹫地做一件事。如果我们能做到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一切事情自然坦然,就是在做正念练习了。
《The Need To Please》的作者米基·法恩除了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还是一名正念疗法的教师,她在书中也提供了很多正念练习方法,比如正念呼吸、带着觉知吃东西、正念拉伸、行走冥想等等。
正念呼吸,就是深度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将漫游的思绪一次又一次拉回呼吸本身,同时不对自己做任何判断。这个练习的目标不是如何集中注意力,而是如何巧妙地应对情绪。
长期的正念呼吸可以帮助讨好者更好地直面自己的情绪。当讨好者被坏情绪裹挟时,会产生被动反应,想要逃避,转而去急于讨好别人。这种被动,就像暴风雨中,海上飘摇的小船。此时,正念呼吸就像一个港口,帮助讨好者切断被动反应。
讨好者不断挖空自己,变得廉价,却永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爱。在内心无声地呐喊“请理解我”,不如从这一刻开始做自己的破壁者。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一种被低估的美德。关注当下的每一刻,照管心灵,才是自己唯一重大的事情。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四):20200109 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新的启发
这段是往事回忆分割线————
作为一个前二十多年来都处于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回顾自己那段不可思议的可怕时光,就宛如在游泳池边看一个正在溺水的自己。自我怀疑/对他人的猜疑,被否定的恐惧像不断涌来的潮水,淹没了我当下本该享受安宁的美好时光。这种溺水的痛苦不是一分钟,一小时,一天,而是以年月为计量单位地袭来。那个时候我总是默默哭泣,感受到真实的生理上的心痛,外人再喜欢我我都讨厌自己。习惯了溺水的状态,习惯了那种负重,习惯了接受“不喜欢自己”,回头想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意识到自己真的好起来,是在公司午休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不再疲惫地思考对方的潜台词,不再纠结到底该如何表达才更得体,而是本心地向同事表达了内心真实想法。对现在的我而言,要表述这段话毫无压力:“你刚才说的话伤害到了我。我不需要你道歉,但我需要你知道。”然而那次破天荒的表达对我意义非凡。说完的当下,我心底涌上了一股回到岸上的欣喜激动——好像20多年来第一次从乌云密布的天空里看见了阳光。对,就是这种感觉。我获救了。我解脱了。直到今天,轻松,坦然,已经变为生活的常态,但我仍然非常警惕小心,确认自己不会重蹈覆辙,因为我***再也不要过那样的日子了。
讨好型人格来源于原生家庭的阴影,改变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的隔绝。所以书里的深呼吸疗法,是不是要放在第二件事里。就如同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第一件事不是去看心理医生,而是离开那个施暴者以及施暴的环境。从我与原生家庭“隔绝”到第一次觉得自己“解脱”,差不多是三年的时间。三年里,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开始自己为自己做决定,只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这些大大小小不足为奇的自我决策会对将来的我产生巨大影响。把自己捞上来后的一年,我和我那个控制欲极强的前男友分手了。我的成长又茁壮了一步。不久后,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心仪的男孩子,可是在短暂的甜蜜后,我再次尝到了那种熟悉的、乌云密布的压抑感。当时的心情是绝望的,虽然失恋让人痛苦,但是这和重见光明的人再瞎一次的绝望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在这之后,我变得更加谨慎耐心,我知道摆脱这个顽固的阴影是一个持久的战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我开始意识到培养自身力量的重要性,不能放弃任何捍卫自己的武器。
接下来说说这本书——————
我的开放心态使我翻开了这本书。(因为我有个潜在心理是:我已经不屑于讨好谁了,这类书我可以不看了。)【有专家把个人独特的天性、人格和人生目标恰如其分地称为“主权”。】对此深以为然,我们对自身的管理,有时就像建设一个国家。我们时常能从历史书中得到感悟。“被殖民”是不可容忍的。糖衣炮弹下的“被殖民”也是不可容忍的。如果殖民国夸你顺从、懂事、有眼力见,被殖民国的国民会觉得沾沾自喜吗?我不知道我最后能不能把自己建成一个“大国”,但这不妨碍我先把自己建成一个自得其乐的“小国”。这表现在,我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总是很开心,比起呼朋引伴,成为瞩目焦点,我更享受看看书,刷刷剧,画点小画,这种自由自在的独处时光。总的来说,一个人的时候,屁事没有。但人是群居动物,总要和其他人类打交道,有时还会进入亲密关系,这时候考验自我控制的时候就到了。
在亲密关系中,讨好型人格往往会走到“讨好”的反面,变得蛮横专治。一个看上去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可能谈起恋爱来会非常“作”,让人觉得相处很累。她的“乖”和她的“作”都源于同一个意图——(也有一部分是无伤大雅的小虚荣心)弥补童年缺失的【无条件的爱】——她想保证自己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和关心。她想试探自己已经摆脱了“讨好型人格”,但仍然值得拥有关注和关心。虽然有很多文章会教男孩子如何表现得更殷勤更体贴更有“安全感”,让女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宠爱”的。但这种相处模式,是没有成长性的,治标不治本。男生表现出的“安全感”是一种家长式的控制方式,和平时期是“宠爱”和“呵护”,冲突时期就是“打压”和“教育”了。(非常政治化,想要非政治化的感情实在太难了)我不知道人类是否真的会在这种糖衣炮弹下毫无反省乐不思蜀。正常情况下,“打压”应该会来得挺快的吧。反正为了一些宠爱,一些甜言蜜语,一些“让让你”的不跟你一般见识,要忍受打压,调教和洗脑,我可做不到。你可以比我长得美,比我有钱,比我聪明,但这也不代表你可以做我的主,妨碍我探索人生乐趣的道路。同样,如果对方以为使用一些伎俩就能收获一个傻白甜,那是既不尊重对方,也看低了自己。
在面对情感落空时的失落时,首先要给出对方明确的诉求,如果自己闷着不说,希望对方猜到,否则就不高兴发脾气,就类似于超纲的狮子大开口,是对彼此信任和尊重的消耗。而讨好型人格很容易有诉求闷着不说,失望了也闷着不说。我希望过节你给我买个什么什么礼物,我希望你明天来接我下班等等,这些诉求其实是可以很自然地和对方提的。(如果是老板,也要很自然地提,我希望明年加多少钱)但都要承受对方拒绝的风险。问别人要,别人就会给,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幻想。你可以撒娇耍赖,和对方讨价还价,不管成不成,最后都要安慰提醒自己:我已经长大了,不能执迷于【无条件的关注和爱】,对方有你想要的东西,但他可以选择给或不给,我的人生目标并不是要获得某一个人的宠爱,而是一个人的尊重和尊敬,所以那些小恩小惠的“安全感”,他给了自然好,不给我也不能去抢。(如果诉求一直无法满足,那这个恋爱顶多谈的没意思,分手就好了)更大的安全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挣,其中就包括了:如何处理困难,如何面对负面情绪。这些方面,我不觉得女生想当然地应该不如男生做得好。我也不觉得男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得比女生好多少。
互联网的福音是让许多深受负面情绪的人们终于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负面情绪不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也是可以【被感受、被承认、或者被表达出来的】。我们很多人已经可以自如地用得体的方式表达负面情绪了,这是好事,但还远远不够。(【巨婴】的意思,应该不是说不会表达,而是说不会处理吧。)比如我们需要学习控制愤怒本身,而不是单纯的“忍”。
讨好型人格拥有更多忍耐负面情绪的经验。这是件遗憾的事,但也是一个优势。就像学习理财一样,我们的情绪也需要先被认识理解、从而更好地调控。只有平心静气地去观察自己的情绪,才能进入到下一阶段,去控制管理它们。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没有太认真思考过【理性】和【感性】的含义和区别。仿佛前者就是冰冷的、安全的、教条的、可预期的、逻辑性的,而后者就是蓬勃的、敏感的、多元的、不可控的、混乱错杂的。但现在想想,人的哪一个瞬间是纯理性或纯感性的呢?当你在冷静仔细地体察分析此刻心中既愤怒又哀伤又有些如释重负的情绪时,你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呢?我们仅仅像看电影明星一样从外观上的语言、表情、行为去识别一个人的内心是不是太片面肤浅了?讨好型人格拥有细腻的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但关键点还是在你发现了自己/他人的情绪后是如何操作的?有时,我能发现对方的讨好行为,但我没有阻拦ta,没有帮助ta,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厌恶和抗拒这种似曾相识的小心翼翼和察言观色,甚至后面有些五十步笑百步的得意。看了这本书后,我回忆起了这个细节,这确实不是一个好事情。至少说明,我还没有完全接纳自己。
此外,【讨好型人格】并不是我喜欢的一个词,如同很多听着很专业的词汇一样,它在网络上被普及传播,被人们简单粗暴地归类使用成一个流行词汇,好不假思索地给自己或他人扣上帽子。正常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讨好他人的属性,做一些让对方高兴的事自己也会很高兴本身无可厚非,如果是国际关系,不相当于互利共赢吗。但讨好型人格是在对自我/他人的【宽容】、【同情】的分配上严重失衡。
【与情绪斗争需要耗费许多能量,所以宽容是一种聪明地利用能量的方式。】这句话是对的,但这句中的【宽容】是对自己而言的,它让我们坦然地面对心中的怨恨,让我们放下对自我的苛责,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我们把对方过分的行径【合理化】。【同情】同样的,也是面朝自我的,因为经历过隐忍的痛苦,所以要懂得放下一些对他人的期待和执念。但这也不意味着要我们把对方过分的行径【归咎于自己头上】。ta的情绪问题,是ta自己需要处理的成长命题。我们常说人善心狠,嘴软心硬,就是这个意思。对自己善良仁慈一点,而对他人的问题,虽然不用恶语相向但也绝不纵容。(心狠,心硬,就是ta出了问题不帮他摆平,让他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ta要是赖上你了,你就跑)
小时候我们没有拒绝家长过分苛刻的要求,但是长大了,我们要对那些不尊重行为说NO。这也是人需要不断成长,变成熟的原因之一,家长不要以为小孩会一直听任自己摆布。企业也不要以为有割不完的韭菜。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五):总被人评价是“好人”?从不拒绝别人的要求?其实你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具体表现是没脾气,自我存在感低,不懂得拒绝,总是把别人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在生活中,你是这样的人吗?
周围的人都都评价“你人真好”。、
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总觉得拒绝别人像犯了天大的错一样。
给别人帮忙时比做自己的事情还要谨慎。
和别人在一起,总怕冷场,所以会一直不停地找话题。
发短信给对方,要斟酌半天的措辞,连表情都要要选择几次。
对方一失落,你就开始紧张是不是和自己有关,而当别人做错了事,一道歉,你就会心软原谅。
如果你有这些表现,那么你也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其实很多人都是讨好型人格,比如说我们熟悉的作家蒋方舟,就公开说过自己是讨好型人格,还有演员马思纯,她的讨好型人格也非常明显。
曾经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从来不会拒绝别人,有时候实在办不到的事情,我给对方说明原委后还要频频道歉,生怕别人不开心。
别人都会说我人真好,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过得非常痛苦。
大学毕业后,我在深圳找了工作,我兢兢业业工作,上司也比较看重我,但是后来父母一直打电话希望我回老家工作,我虽然万分不愿意,但是我还是选择辞职回家,只因为我不想让他们不开心。
后来我又被动地结婚、生孩子。日子虽然一直过着,却总觉得不那么开心。
讨好型人格都是压抑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别人,表面上他是好人,是知心大哥大姐,其实自己内心非常痛苦。
那么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呢?我想可以《The Need To Please》一书可以给我们答案,它的中文译名是《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米基•法恩,她是教育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德克萨斯州休斯敦正念生活中心的创立者,正念指导注册教师。她被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著名的禅修正念中心聘为指导教师。她在书中详细分析了讨好型人格的成因以及治疗方法,非常实用。
一、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具体表现是没脾气,自我存在感低,不懂得拒绝,总是把别人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前面我们说过的作家蒋方舟,她7岁开始写作,9岁就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19岁被清华破格录取,23岁成为《新周刊》的副主编,按理说应该这样的天之骄女应该是无惧无畏的,但是她说自己也是讨好型人格。在《奇葩说》上她分享说因为希望自己获得所有人的喜欢,所以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敢反抗任何事。
其实讨好型人格是极度敏感的人,他能非常细腻的感受到周围人情绪的变化,但是不幸的是他们喜欢把这些变化投射在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存在导致了变化,因此总是试图用“讨好”的行为来让对方开心。
讨好型人格的人,会觉得自己不值得爱,只有“讨好”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爱。他们对别人的爱、别人的关注、别人的需要,有超乎寻常的渴望,为了满足这种渴望,他们什么都愿意做。
二、讨好型人格的成因。
讨好型人格就是自我价值感低,甚至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其实这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小时候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其实就是不奢求任何回报,而且不会因为某种变故而消失,非常稳固的爱,这种爱最多的体现在自己孩童时代照料者的身上。
所有的人都渴望完整的爱和别人接纳,但是我们小的时候基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你调皮的时候,父母说你要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做错了事,父母会责骂,甚至冷漠的不理你。虽然父母是为了我们好,但是年幼的我们并不能体会这种感情,只是感觉到自己如果没做好,就得不到父母的爱,因此我们就会为了得到他们的爱拼尽全力。
并且我们从小的爱的初体验又是来自于他们,这就导致我们相信爱只会来源于外界,所以我们便会拼命在别人身上寻找爱,如此一来我们就生怕别人不爱我们,所以为了得到这种爱我们就习惯于讨好别人。
而且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在我们眼中都是完美无缺的,这样的认知会让我们觉得父母对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即使父母对我们吼叫甚至是打骂,我们都会觉得是自己没做好,而不是父母做错了。因此我们会认为只有我们做好了,当我们值得爱的的时候,他们就会来爱我们。
总的来说就是在我们的小时候,我们最想要的就是因为自己本真的样子而被人爱着。这种爱一旦缺失,我们就会本能地通过封闭自己所有的感情、身体和内在智慧,从而保护自己不会再次受伤。我们发展出一种长期的分离感,逐渐认为自己的某部分天性存在问题:这样的认知就会导致给予和接受爱成为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因此,我们就会对爱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渴求,并且深恐无法获得——这是推动产生讨好型行为模式的两股强势力量。然后我们的整个生命就变成了一段寻求爱和认可的旅程,为了证明自己是配得上别人的爱和认可的我们就会做一些事情来讨好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三、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1、明白自己的意图。
意图反映了你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了解自己的意图可以帮助你指导自己理智行事,让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如果你把精力过多集中在别人的需求上面,那么你就不可能察觉出什么对你来说才是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更不用说去采取行动了。
反观以前你努力想要别人接纳的时候,你是不是总是不能表明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甚至要挑战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如果下次你再准备为别人做某事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现在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或者“在这一刻我真正想要什么?”,当明白了自己的意图,你就知道要不要再做讨好别人的事情。
2、正念疗法。
这是本书作者推崇的一种方法,也是目前美国最为流行的疗法,“正念”最初来自佛教的八正道,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它强调有意识、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是佛教禅修主要的方法之一。
讨好型行为其实是为了否认愤怒总去迎合别人,时刻坚持与人为善以求得别人喜欢,但是这样往往做只会适得其反。比如说当你试图摆脱愤怒时,你其实是因为生气而对自己产生愤恨,从而给自己的精神上造就了更大的压力,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正念疗法会让你不再逃避事情,而是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观察眼前的事情,让你站在旁人的角度思考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
3、拒绝做“老好人”
很多人对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的评价都是:这是个“好人”。其实,他们的好是牺牲自己去迎合别人的想法,也就是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可是这样别人很喜欢,自己却并不开心。
所以要想改变讨好型人格,就必须摈弃做个“老好人”,去除心里的道德绑架,把注意力转到自己的身上。要知道,别人开不开心是别人的事,自己开不开心才跟自己有关。
4、学会STANTALL原则。
讨好型人格其实多数时候就是为了避免与别人发生冲突,要改变这种行为,那就会不可避免的与别人发生冲突,如果真的发生了冲突,你可以用STANTALL原则来解决。
=暂停,T=深呼吸,A=宽容,N=关注,T=转向爱,A=确认,L=仔细倾听,L=深情地说。具体做法就是当你和对方发生冲突时,不是一味拒绝批评对方,而是应该让他明白你的想法,你可以这样来表达的意思:当你……(简要描述对方的行为);我感觉到……(自己的一种情绪);因为……(简要解释你感知这种行为的方式);我想要的是……(简要而具体地描述它);你能不能……(一个非常具体的、特定的请求)。
这样的沟通方法让对方明白你的想法,又提出了合理的要求,会让对方放松下来,从而接受你的条件,也就减少冲突。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