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游记》读后感锦集
《东方游记》是一本由[法] 勒·柯布西耶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游记》精选点评:
●能看懂这本书的人绝对是人才,《东方之旅》绝对是大部分建筑人都听过但是没读过的一本书。听说最近再版了我也毫不犹豫的买了。为什么给这本书差评呢?东方之旅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柯布的手稿,而这本书图片几乎寥寥无几,仅有少数的几张图片,书中柯布旅行的那些地方,大多数国人根本是一无所知。如果没有图片根本看不懂,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用跳读法,伊斯坦布尔,维也纳,雅典少数章节勉强能读懂
●柯布西耶在旅行中显示出的并不纯粹是对建筑学的兴趣,也不纯粹是对一个人的故乡与文化传统的兴趣,他的兴趣还在于生成于风土环境中的建成物与工艺品,以及这种关联的产生于何种传统以及面对工业化时代的挑战。这种调查的起因在于柯布西耶对当时“现代”概念的怀疑,如何对待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在意大利之旅的开始阶段,陪伴他的曾是拉斯金的著作,现在他却从怀旧情绪中走了出来,明确反对倒退的怀旧和模仿。
●大学时候学世界设计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老师会偶尔给我们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其中有一个系列叫《筑梦天下》,介绍了很多世界知名的设计大师,当然包括柯布西耶。 这本书是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年轻时的旅行游记。在建筑大师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柯布西耶的建筑美学雏形。其中对于建筑的描写都十分细致,包括精确的色彩名词与结构位置描述。诚如他自己所说:“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借用編後記的一句話來概括:"……時年僅僅24歲的柯布西耶知識量的儲備是令人嘆服的。" 還有,書中提到的植物種類之多也是令人嘆服的!
●年轻是为时短暂的罪过。柯布年轻时好爱抒情。。。在战火和霍乱中旅行真是艰苦。
●富人寻欢作乐是为了救济穷人。因为要让他们也感到无聊,那就未免可笑。如果富人真到了无聊乏味的地步,穷人也就得不到他们的消遣娱乐了,而且这样一来,就感觉不到一丝人情味了。
●真的不是游记 大部分是建筑师的私人化记录 外行看来难免生涩絮叨 但是被描写清真寺和帕特农神庙两段打动 透过文字也能如身临其境般生出敬畏之心
●不是我的菜呢
●这本书的建筑学意义非深,但作为游记本身非常优美。未经过精心排布的、年轻的文字,因作者细腻敏感的心思而动人。非常喜欢。是上天赐予我与生俱来的敏感和丰富,让我与逝去的前辈有所共鸣。
●如果要从中学习到大师何以成为大师的萌芽和发端,并以此启迪和鼓舞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是不大可能。说到底,游记还是一种很私人的感受。
《东方游记》读后感(一):也许这本书可以将大家带回真诚的旅途
这本书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一位建筑师和艺术家自我养成的实录。这是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他二十几岁时游历中东和东欧时写下的笔记。根据他详尽和生动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曾经是如何因发现而喜悦,或因失望而踌躇,或因一切旅途中的所见而产生的所有细碎微妙的情绪。柯布西耶无疑是敏感的,这是艺术家必备的良好品质,但没想到他的文字表达竟也出乎意料得好,仅仅是阅读他描述的帕特农神庙就令我就感动不已,下面我摘录一小段:
一片闪闪灭灭的天空在海里熄灭。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山峰等待着暮色的阴影将自身淹没。当暮色将所有坚实的物体都纳入怀抱时,整片景色就会悬浮成海上的一条水平线。而把天空与大地的夜幕扭结在一起的暗扣,就是黑色的大理石领航人。从阴影里跳出的柱子承托着模糊的脸,但是柱间泄露出光芒,就像着火的轮船上从舷窗喷出的火焰。柯布西耶说,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这话很多人都说过听过,只不过现在很少人可以身体力行了,人们只是蜂拥到景点的那一点(好像这个点是脱离于周边环境似的),然后完成现代旅游业的一次名为打卡的行为。在这个旅行越来越被归为消遣的年代,也许这本书可以将大家带回真诚的旅途。
《东方游记》读后感(二):发现 观察 记录背后的那双眼睛
看勒·柯布西耶的《东方游记》,觉得年轻时的柯布西耶是个有趣的、带点愤青的,但同时又很有才华、善于观察的人。全文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描写其所到之处的景色以及人文事迹,这里的东方并不指的是像中国、印度这样的远东地区,而是像东欧、土耳其这样的近东、中东地区。不知道是柯布原文就是如此还是翻译的原因,这些描写让我有有个感觉。第一是视角的高度,所有的描写好像是把眼睛搁在飞行器上面,俯瞰着整个城市;又或者是因为建筑师自身在阅读浏览城市时就会不自觉地站到城市的上空去看、去描写城市。第二是拟人的用法,文章大段大段的使用到拟人、通感的手法,仿佛笔下的一切皆美且灵。而柯布的愤青、有趣也能时时通过文字流露出来:年轻是为时短暂的罪过;而我则费神地给你们讲述连闹钟都会无聊得睡过去的见闻;富人寻欢作乐是为了救济穷人......柯布甚至在开头第二篇就要一个友人耐烦地听他讲他在布达佩斯遇到了多美多美的罐子,他沉迷于罐肚和罐颈;虽然柯布游行时还是1911年,战争的烟云笼罩大地,但面对景点周围一批批游客他也要吐槽一番:遇到一些游客,痛苦!我有一天在旅途笔记本上写道,那是一些成批出游的俗物。建筑师的傲然模样跃然于纸上。当然,看完本书,让我再一次意识到其实书中柯布的速写也并没有多么精美、多么像是艺术品,大师的速写,更珍贵的是发现、观察、记录背后的那双眼睛。开卷有益,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旅行中更多发现、观察与记录,再一次向柯布表达仰慕之情。
《东方游记》读后感(三):萌芽
《东方游记》 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勒·克布西耶 作者二十四岁,从柏林一路东行至维也纳、君士坦丁堡、雅典……罗马到最后到卢塞恩。此书不是专业建筑书,它是一个伟大建筑师写的游记散文,这本书可能会让你非常惊讶于建筑师柯布西耶的细腻情感,大海、石头、神庙、街道、火灾、男人、女人,柯布把遇到的一切都写在了书里,他非常努力的把建筑、当地生活对他的视觉、心灵的冲击和情感用文字写出来,让读着可以了解一下东欧、近东、中东的一些建筑、人土风情,不过对建筑的情感,可能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明白,文字总会显得笨拙。 书里有一段是土耳其的生活片段描述,让我感觉很受震撼,柯布写到“咖啡馆的桌子之间,垒着三个坟堆,大小有几米见方,边坡砌着石块,并用精致的铁丝围起来。当地的风俗是让死者躺在活人中间,好让他们保持安宁。”这是另外一种对死亡的态度,每天早晨,有些土耳其人都会跟“老朋友”(坟)打招呼。 书里年轻的柯布说“建筑唯一而高尚的任务就是给灵魂开放一些诗意的空间;而为了使空间有用,要实在的使用一些材料。”这次旅行对柯布的建筑世界影响非常深远,因为柯布在去世最后一年,亲自提出要出版《东方游记》,他还亲自编辑校订,书稿交上去四十天后柯布就去世了。 这是柯布西耶变成老人以后,在自己年轻时写的游记最后一页加上的一句话: “我都20岁了,可我无法回答……” ――――――――
《东方游记》读后感(四):一百年前一位建筑师的游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柯布西耶,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他出生于瑞士的一个钟表匠家庭,他最著名的建筑是朗香教堂,就是那个好像带了一个头巾或者帽子的白房子,上面还有很多孔,好像碉堡。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柯布西耶的17座建筑列为世界遗产,这些房子还不到一百年,将建筑师的建筑打包成为世界遗产的还有一位,那就是西班牙的高迪,不过高迪的只有七个,而且除了圣家族教堂都过了一百年,而且高迪的建筑都集中在西班牙,六个都在巴塞罗那。而柯布西耶的17座房子,分布在亚欧美三大洲的7个国家,这可太牛了。
正因为如此才看了这本书,没想到一位建筑师的文笔,还挺好的,估计比高迪强。这本书是一个游记,是柯布西耶成名以前的一次旅行,当时是1911年,中国正是辛亥革命,柯布西耶当时只有二十四岁,风华正茂的青年小伙子。书名叫《东方游记》,看了才知道,其实写的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东方,而是当时西欧的东边,就是中欧和东欧,柯布西耶从德国柏林出发,经过德累斯顿,到达捷克首都布拉格,然后去了奥地利的维也纳,然后去了东欧最远到达土耳其,回程走水路,去的是南欧,去了希腊和意大利。
柯布西耶的旅行没有乘坐当年风光无限的东方快车号,他喜欢更慢一点,去的地方更多一点,不过他的旅行很朴素,相当于现在的穷游。
在游记中最让我难忘,甚至可以说震惊的是在土耳其发生的故事。用柯布西耶的话来说就是悲惨的一夜,噩梦!那一夜烈焰冲天,一夜之间九千座房屋化为灰烬,可这并不是偶然的失火,而是有人纵火!原来因为政局不稳,趁着宪法日的阅兵,有三处地点突然起火,这三个地点呈等边三角形。而当年土耳其的首都就是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当年还分成被博斯普鲁斯海峡分成两半,一半叫君士坦丁堡,一半叫斯坦布尔,中间没有大桥联通,来往只能靠船。宪法日的阅兵在君士坦丁堡,阅兵队伍中竟然有消防员,可是就在全城的消防员都去阅兵的时候,对岸的斯坦布尔发生了火灾。可想而知谁都会把火灾和反对派联系起来。因为没有消防员大火迅速扩大,烧了一夜,终于酿成悲剧!可见当年的土耳其多么动荡。
柯布西耶的旅行虽然没达到真正的东方,但是也丰富了他的阅历,看到了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对他未来的成长也是难忘的一次经历。
《东方游记》读后感(五):读后感
还以为柯布西耶和东方有过某种联系,其实也不过是最东至土耳其而已了。。。所谓“古老的东方”在欧洲人和中国人的心目之间多少有些距离上的误差。
整本书洋溢着一个青年对探索陌生世界的激情,不乏幼稚与武断,自负与谦卑,年少气盛与坦诚率真,丰富的好奇心,对世界充满意见。这些真情流露的文字,在柯布西耶落笔的时候可能并未想到是要写给大众的阅读,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但又多少写的有点过于用心的“日记”,他也许隐隐约约觉得这本日记在未来将可以发表。
这本书里并没有太多柯布西耶从建筑师的眼光来看待东方建筑的独特描述,文章结构也全然奔放。但我们无疑可以从这些文字里考究出这趟东方之旅对他设计的影响。柯布西耶说他觉得美首先就是和谐。他尊重折中主义。他喜欢自然美景,讨厌拥挤喧嚣的工业城市。但他也承认城市不应该变回乡村,城市应该自我延续不断再生。他喜欢原生态的歌舞,他推崇民间艺术,尤其对大肚形陶器心醉神迷。
柯布西耶虽然在这本书里一直强调自己不会写作,不会使用优美的文字。但实际上他的文字非常的细腻美丽,仔细读他的文字,他所看过的美景可以清晰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我也希望自己能有他有如摄影机一样的笔触,描摹出美丽的日常。
这本书里还有一些令人不想仔细琢磨的东西。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柯布西耶如何被土耳其那些巨大、宏伟、壮丽的清真寺所深深折服。但他真正迷恋的究竟是什么?也许正是这些气宇轩昂的大清真寺在他20岁的心里种下了对宏伟建筑的迷恋。柯布西耶的现代设计往往需要借助巨大的政府力量才能实施,无论是他为巴黎还是莫斯科提供的设计方案,往往都需要夷平一个或若干个地区来实现。巴黎无法接受,莫斯科也吃不消。他的设计方案几乎不可避免的需要与一个专制政府通力合作。维希政府如是,斯大林政权亦如是。
在书中,柯布西耶不止一次的表达对粗俗商贩和旅游者的厌恶,但厌恶归厌恶,他的如下表述就有些令人细思恐极:我在路上见到的情况,让我对新种族的独创性永远失去了信心,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些刚开始念ABCD,然后就一下跑很远,就一下学富五车的人身上。正是为此我才认为不需要作出反应。因为净化是一种生的需要。。。。排除翻译的准确性和断章取义,柯布西耶要表达的似乎暗合他的设计思路,夷平那些老旧的,丑陋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建造出他为人类设计的更新的,更大的,更光明的建筑。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