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国度》读后感锦集
《幽暗国度》是一本由[英] V.S.奈保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幽暗国度》精选点评:
●一半之后感觉笔力受到消耗,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重复给人的错觉,但后面的《废墟狂想曲》又很喜欢,留了大概三十多页未读,以便过两个月在春节的艰旅上,再完完整整重读一遍此书。
●写于60年代。一个曾被殖民的古老帝国满目疮痍,像一只衰败的老兽从有着满嘴烂牙的大口不断喷吐酸腐的臭气。直到现在关于印度的信息仍能对应奈保尔寻根之旅的见识所闻。
●印度三部曲第一部。写的是1962年他在印度的一年见闻。一些地名:孟买,德里,加尔各答(靠孟加拉),马德拉斯(现金奈),克什米尔(住了很长,查谟,斯利那加),本地治里(法属),果阿(葡属)。有一章讲中印战争印度人的状态。最后还有不太情愿的寻根。翻译有些腔调和字眼比较别扭,一查译者,果然是台湾人。
●冷眼看印度
● 在第一代多元文化社会成长的奈保尔 是殖民帝国秩序下无可非议的世界公民,也是旧一代全球化体系的最佳文化代言人。因此,最值得玩味的是他的 “世界(帝国)性”语调,而笔下印度的史实、立场偏颇与否,已经不再重要了。
●奈保尔是英国人,也是印度裔,在陌生的母国,他暴躁又哀伤,行文带着残忍的幽默感。一部认识印度的佳作。
●这里到处都是谜
●可以打四星半。写的是真不错。去过印度好几次,捧起奈保尔的这本幽暗国度时,好几次都想击掌:这可不就是我看到的那个印度城市的感觉吗!
●【藏书阁打卡】2019.9.29-10.2 我比较喜欢这个口味,好读,又有喜欢的点可以发现。 掺杂了太多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的作品,会不自主的被带入到那个情绪里面,整个看下来,六十年前的印度也的确不招人喜欢,想到满站台裹着毯子的流浪汉和遇到客人时谄媚的表情就喜欢不起来。不知道现在的印度什么样儿,也会好奇如果用同样的笔触写那个时代的中国,又会是什么样儿。印度,殖民地的历史,让它给人“满肚子不合时宜”的感觉。 对印度还是充满好奇,也想看中印战争的历史。顺便说一句,新版的手感,字体和间距,都好喜欢。封面不喜欢我就不说了。
●总体还不错。中间有几章奈保尔想在形式上做变化,反而显得风格不同,有点散了
《幽暗国度》读后感(一):难读的书
很努力才读了26%。作者描述了亲历印度的见闻,思考,作为在西方长大的印度裔,对印度做了真实深刻的分析。特别是印度人"干净"又肮脏,"慈悲"又残酷的矛盾,贱民制度等,向我打开了探索印度的大门。我从未想过,以佛教文明的印度,其实是这样的。但作者文笔不是很好,乏味,文字枯燥。努力坚持读着
《幽暗国度》读后感(二):一个迷茫的年轻人是怎么被逼疯的
我是先看的第二部,然后看的第一部。
在第二部里,奈保尔从"印度公知"的角度对印度的文化,思想,政治等进行了批判和自己的解题答案探讨,结论当然是放弃,一团乱麻从任何一个线头自以为理性的切入到最后都是作茧自缚。
这部作为印度三部曲的第一部,就稚嫩的多,也"可爱"的多,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迷茫的年轻人是怎么被逼疯的。
作为一个印度裔英国人,奈保尔在这次回乡探亲之旅中充斥着自我身份认知割裂被放大后的不安和暴躁,脾气是真的大,见什么骂什么,人事物情景国,几乎没有好的,这也难怪,现在的印度都被当成一个猎奇的地方,遑论六十年前。而且很明显奈保尔对印度这个故乡是预设了幽暗国度这个形象,再在过程中不断加深这个判断的,作者笔下的印度也像极了自己,充满了文化冲突下的迷茫和不安,根本不客观不真实。所以这也决不是一本了解印度的知识类书籍。
对我来说,一边看,一边对照今日之中国,是一大乐趣。生于斯长于斯,过于沉浸也确实导致对一些事情的视而不见或者盲目乐观,就算是有这么一系列"香蕉人回国省亲游记",屁股这么歪,我也绝对是先骂之而后快,会少了很多客观。你看香港现在,多像书里写的印度。
不过,印度人和中国人截然不同的民族性格,也导致了虽然跟西方价值观都有不同,可在碰到冲突时的选择又截然不同。
有点意思。
《幽暗国度》读后感(三):我们是不是也有点“说不得”
22.7万字,看了10个小时,7分向上取整。写于1962年到1964年间,是奈保尔的非虚构类作品,之前看过他写的米格尔街,觉得是个很轻松很幽默的英国老头啊,为什么这篇的笔触那么深沉。打算开始看这个系列源于一个朋友只身去了印度,是个很冒险的决定,但是无论对于对方还是我,好像都低估了难度,以及对这个国家和人民了解不够多,所以决定看看奈保尔怎么分析这一切。
奈保尔出生于1932年,在英国的殖民地长大的印度人,后来到牛津大学留学,定居英国并且开始文学创作。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去世。印度三部曲有《幽暗国度》(写于1962-1964年)《印度:受伤的文明》(1977年)《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1990年),这三本书被定义为游记,我觉得比一般的游记有深度得多。
《幽暗国度》写的经历是年仅三十的奈保尔回到印度一年的旅居生活,因为他的的身份是印裔的英国人,所以他的写作角度可以有客场也可以有主场。主场是他是个印度人,他能更深层次的分析印度社会的现象和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而客场是他已经不被印度人认为是印度人,他在当地人眼里更是“欧洲人”,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可以从这个“老爷”身上捞到和市场价格不符的钱。我最喜欢“丽华大饭店”相关的部分,印度人的执着(坚持要他给观光局写信赞赏旅店),不诚实(各处寻找淘金的机会),没有契约精神,脏乱,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充斥着贿赂和不公平……其实每一个部分都被不留情面的写出来,并且含有作者的深深无奈。
我觉得看这样的书,少带一些judgement会好一些,固有的刻板印象已经够多了,有一些事事实反而无需赘述,而跳脱这一切去分析宗教的、政治的、民族的核心,会有意思一些。但是显然这是个很复杂的国家,而越是欠发达的地方,好像这个地方的人们都特别“说不得”,他们会选择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问题失聪失明,突然团结起来去对抗批评的声音,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也有特别值得反思的地方。
《幽暗国度》读后感(四):孤岛目线
最近时不时看到有人写到“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奈保尔当年写到这句时格外让人信服。算起来,奈保尔也是第一个让我意识到“身份认同”这个概念的作家,后来也通过不同的论题想去理解身份认知的问题,最后却越来越迷茫。这个题目其实只适合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很难系统理论地总结。 作为特立尼达岛长大的印度三代,会在一年的旅行中观察到一个怎样的印度?奈保尔用了一种和读者(外国读者)较为接近的语气讲述了他的印度见闻,连带他对印度的民族性的观察和思考。他眼中的印度异常第地真实:充斥了种姓、宗教的隔阂,贫困、脏乱、无序、效率低下,但是却并没有让人产生轻蔑与鄙夷的情绪,可能是因为第一人称时不时带入的对自我身份的追溯,既非英国人,也非印度人,所以可以保持孤单岛姿态,远观两种文明相映之下的疯狂荒诞。在整个的旅途体验中,印度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世界,它的种种从西方看去的荒诞似乎都可理解——毕竟,这是另一个世界。 如作者所说,印度是一个大而复杂的国家,东方的悲观主义,和生命的延续感,然而一个古老的文明却处在停滞的状态。虽然抽离于群体,但是依然会在触目惊心的印度见闻中,感到一种痛感,但是这种痛感因为"无用‘’,所以也没有发酵,最后,逐渐地,只是迷失而已。
书中后半部分发散讨论了英国殖民者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英国文学、“英国性”等,但是整个旅途(上世纪六十年代)给人的感觉是,那是一个与英国关系不大的“另一个世界”,英国人的影响只流于形式。
这本书写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如今的印度应该已经不同,但是很多民族性的东西应该还深植其中。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东方(这个东方不仅是印度)依然一边努力追溯“自我”源头,一边向西方靠拢、模仿、学习、谄媚、撕扯……不知什么时候各自相安。
全书不管是自我思考、生发部分还是见闻描述部分都流畅有趣,至少我是一口气读完了。奈保尔因为其身份总带有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自我诘问的语气,独具质感,我姑且给它起名:“孤岛目线”。至于这种“孤岛”意识的形成还需要更多的分析和思考,留待以后。
(Ps.这个版本的装帧还好,纸质手感都行,翻译顺畅,定价也不低,只是……至少看到有三处错别字……)
《幽暗国度》读后感(五):把印度贬到家了
这是V.S.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第一篇,奈保尔是英殖民地特立尼达上的印度后裔,1962年,为了达成母亲的心愿,他去印度进行了一次游历全境的返乡之旅,试图去理解和感受那个祖母口中的、一直萦绕在自己心中的神秘而古老的故土。
然而,展现在他面前的印度完全是另一种模样,一路上他经历了太多混乱和喧嚣,那个家族记忆中的印度、他心中的印度和现实的印度碰撞在一起,让他对故土的一切美好期待幻灭了,他一路上仔细思考了印度具有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种姓制度的禁锢。经过亲身经历和朋友的讲述,奈保尔发现印度人始终作为生活原则的是身份,海关的公务员拒绝给他倒水,而是一定要吩咐奴仆来做;公司的速记员宁可被举报也不肯去把信用打字机打出来,因为他是速记员,打字是打字员的事;饭店派四个人刷台阶,一个人提着水桶泼水,一个用扫帚刮擦瓷砖,第三个人用抹布就着水擦台阶,最后一个人用桶接擦下来的水,他们工作过后,台阶还是那么脏,因为每个人都是只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任务,没人关心台阶是否清洗干净了。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这是种姓制度的祸害,种姓把每个人禁锢在阶级和身份里,由于没有升降奖惩,职务和职责就变得无关紧要,人的本质和目的就成了对外宣称的和凸显的身份和功能。
印度政府曾经设立奖金奖励见义勇为,但却找不到当事人,因为年轻人不敢让父母知道他们冒了风险救助别人,原因是救助别人是军人的功能,别人不该越俎代庖,就算为此做了好事,也是错的。种姓阶级制度,最开始可能是农业社会中提高生产力的有效分工,但如今它却因为强制分隔“职位”和“责任”而变得没有效率,人人只为自己的“功能”负责,让印度人满足于姿态和象征性行动,而行动一旦沦为象征——象征性的服装、象征性地食物、象征性地膜拜,整天与各式各样的象征活动打交道,缺乏实质,人就变得懒懒散散,无所事事。
第二个问题是印度人缺乏历史意识。在旅行中,奈保尔发现印度人对于自身的历史认识十分不清,几百年前的城堡往往被说成几千年,而真正值得自豪的历史古迹,基本无人关心成为遗骸;历史教科书上是有选择的自问自答,讲述的是之所有如今是因为当时如何如何,缺乏历史语言的客观叙述。在印度人心中,他们自己的历史缺乏了成长和发展的部分,而只有延续的部分,这导致他们缺乏一种独立的民族意识,更愿意依赖征服者来解决问题,印度的学者往往通过欧洲人的眼睛而不是自己来看自己的历史,他们在发表看法前要引用欧洲学者的文献。
第三个问题是英国的残留。奈保尔在旅途后程中忽然想明白,之所以殖民地的印度和殖民地的特立尼达在他心中有本质的不同,是因为特立尼达人知道这是英国殖民地,认可自己是一个小岛上的英国的子民,有了明确的自我定位,而对于殖民地的印度来说,英国是强加之上的,和印度传统格格不入,于是在相互冲突碰撞的过程中,英国在印度留下了痕迹,存活在印度的各个角落和层面,把印度变成了一个拧巴的盎格鲁-印度。
英国在工业革命的百年间,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自我发现时期,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时期,这一切也体现在了狄更斯的小说、雪莱和济慈的诗作上。但是随着英国成为神话,英国人从踌躇满志、沾沾自喜逐渐转变为及其自恋和优越,不断发现的过程结束了,英国的民族特性创立了。但这也成了英国人衡量、评估世界的一切准绳,英国人原本清晰、敏锐的眼光变得晦暗和迟钝了。最显著的是,那一百年间,再也没出现一位狄更斯一样的文学巨人,伦敦在英国人和世人眼中,仍是狄更斯笔下的城市,没有人再去重新观察和审视这个城市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极致,与此区别的是美国文学在此期间一直各自描述着现代化城市的压力和挫折。
处于日不落巅峰的英国人,不再是自己创造英国人,而是去成为那种形象的英国人、扮演英国人,现实隐藏进戏剧,而戏剧隐藏进现实。这种时代创造的英国形象,正是处于自恋期的英国在殖民印度时推行的。于是印度学会了——或者说被插入了这种英国风,军官们穿英国式制服,蓄英式八字胡,持英式短杖,说英式英语,使用闪亮的银器进餐;年轻人聚集在咖啡馆喝咖啡,去英式的剧院看英式的戏剧;英式的俱乐部,星期天早晨的宾果游戏,爱打高尔夫球的富人,中产阶级妇女人手一张《每日镜报》海外版等等。
但是,英国风、英国性格并不是真正的英国,它只是一个时期自我膨胀后的幻想产物,是那个时期的民族特征的残留。而在某一个时期,英国的地位不再时,英国人的情操和价值观急剧转变,那个已经吸引印度模仿的英国精神,被另一种英国精神风貌取代。英国人已抛弃掉这属于特定时期的过去不再怀念,因此当荷兰人还在感念爪哇,法国人为了阿尔及利亚不惜代价时,英国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就彻底让印度这个至今仍崇尚那种英国精神并因为与之结合而产生一种诡异古怪形象的殖民地彻底淡出了自己的意识和心灵。
最后的问题,是回到印度本身,以上的这些状况,都隐含着巨大的问题。印度一方面模仿西方制度,建立司法制度,人的权利必须被珍惜和尊重,但另一种法律——种姓阶级制度把数以亿计的印度人贬为贱民,双方竟然是完全对立的;印度的那些坍塌的城堡、寝陵、宫殿,无不反映着征服者的贪婪、暴虐,以及印度人的无助和任人宰割,其传达出的信息是征服者从没造福过百姓;独立后的印度,仍然摆脱不了英国统治的影响,从建筑、语言和自我评价等很多方面看,现代印度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种虚夸的、假惺惺的虔诚。但是印度在此处体现出典型的退隐态度,他们能对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视若无睹,这种心态在其他民族中肯定会引发精神错乱,但印度人却把它转化成一套博大精深、强调消极、超脱和接受的哲学。
印度文化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其他人无法进入的层面,可以让印度人退守其中,他们以务实主义接受了种姓制度,他们不建立历史意识,以此来让自己不至于被征服的历史压垮,他们在与征服者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迎合征服者将他们吸纳进印度社会中同化,最终改变的永远只能是文化的外皮,而骨子里的印度无法改变。
当然,奈保尔探访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印度,看法也不免有些偏颇,他的《印度三部曲》另外两部分别写就于70年代和90年代,届时可能有新的看法和感悟。今天的印度恐怕已非昔比,其GDP已超越英法成为全球第五,显然一个落后的国度不可能有如此之成绩,也许我们该与时俱进,用新的眼光正视印度,但即便如此,奈保尔的作品记录了时代的痕迹,仍然是值得借鉴参考的。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