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后,我单开了一本族谱在线阅读(沈棠)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沈棠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种田后,我单开了一本族谱)
棠记提供代理商只负责买卖。但是利润三七分。”
沈棠将本来应该事后说的分成,提早说出来了。
果然,这说出以后,场上议论更是激烈了。
坐在承恩侯边上的太尉推了推承恩侯:
“你那皂坊的利润也是这样分的?”
承恩侯看了太尉一眼,点点头。
但是有人却开口了:
“侯爷,这三七分,是不是太少了一点?我等出店铺出伙计出力气,才得三成?”
“代理权,不强求各位。”
沈棠回答得很硬气。
没有人拍也无所谓,毕竟在她看来,棉坊的收益并不比皂坊小。
甚至有可能会超过皂坊,但是沈棠不敢说。
本来棉坊沈棠在纠结要不要实行代理权,后来转念一想,还是需要。
棉布的价格必须在一开始就控制住,如果一开始不控制,那市场以后想要降价就会很难了。
本来沈棠想的是,批发和零售。
但是这一定会被有心人利用地域和时间差异,赚取额外的高价。
棉花本来就是普及给老百姓的,如果被人用来牟利,那就失去了它出现的价值。
所以沈棠最后还是选择采用同皂铺一样的代理权。
在棉花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把价格控制住。
哪怕等以后,大齐陆陆续续出现其他的棉花商人,那价格也会是普通百姓能够承受的。
“这棉坊都还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就开始售卖代理权,这宁安侯也实在是太大胆了一些。”
“万一,这万一棉坊能赚钱呢?”
有人反驳开口。
“你花五万两买一个还不知道会不会赚钱的,这不划算。”
“我还是再看看吧。”
不少人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
权贵们心里也如是。
早知就加钱把那皂坊的给拿下了,这棉坊赚不赚钱不知道,但是至少皂坊它是实打实是生财啊!
众人的神情沈棠尽收眼里。
还好她提早说了这红利分成事情,不然到时候有人拍了,但是不同意这样的分成,那可真的是丢人了。
“棠记棉坊代理,城北分坊,起拍价,一千两,每次加价不得少于十两银子”
一千两,同之前皂坊的起拍价一样。
“一千五百两。”
这次的叫价明显同皂坊有了很大差距。
皂坊的竞拍众人都是一千两一千两的加价,甚至有时候还有几千两的跨度。
但是这棉坊的拍卖,大家显然就是保守了许多。
而且叫价的人也少了许多。
有一半的人都抱着看客的心态。
“一万两。”
虽然叫价的人不如皂坊拍卖的时候多,但是棉坊代理权的价格也突破的一万大关。
过了一万以后,追价的人就少了许多。
“一万五千两。”
终于坐在上首的权贵开口了。
不是别人,正是坐在承恩侯身边的太尉。
太尉武将出身,本身就欣赏沈棠。
而且,他也看过那棉衣棉被,对百姓来说是好东西,哪怕对一些普通官员来说,也是好东西。
这样的tຊ好东西,不可能卖不出去的。
既然你们都观望,那老夫可就要下手了。
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
太尉觉得,这棉坊一定大有可为。
果然,太尉一出价格,商人们便不再追价。
场上莫名的就形成了一种默契。
沈棠想过棉坊代理权的价格不会很高,但是一万五千两,也是有点低于心里预期了。
太尉站起身,同众人拱了拱手。
“我说,你花这钱买这个,你夫人知道了不生气?
“就是,这一万五千两,可不是小数目。”
权贵们没想到是太尉开口。
“不妨事,我觉得棉花是个好东西,应该还不错。实在不行,以后就捐给将士们。”
“太尉高义!”
有了太尉的一万五千两开路,这城南的代理权,就相对来说轻易了许多。
最后以两万八千两的价格被一家做绸缎生意的老板拿下。
绸缎老板姓杨,也算是京中有名的富商。
杨老板体格略显富态,一张圆脸,笑意盈盈。
“多谢诸位,多谢诸位。”
多谢诸位有眼不识金镶玉,让我以两万八的价格捡漏了。
杨家做的绸缎生意,从沈棠的棉花问世以后,杨就开始担心。
毕竟没人比他们更知道这棉花有多好。
这大齐的普通百姓一定会被这棉花给折服的。
正当杨家焦虑的时候,就说了宁安侯要卖棉坊代理权。
这真的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第222章 棠记基金会
杨老板上扬的嘴角根本按捺不住,无不在昭示着当事人的好心情。
太尉和杨老板同沈棠签完协议以后,也标志着这场代理权拍卖即将进入尾声。
“如今在场的也都是本朝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沈棠在此宣布。
本次拍卖代理权所得的一成契银,将成立棠记基金会,用于大齐建设救助等匡扶百姓和社稷。”
沈棠站在上首,说出了本次拍卖的最后一个事情。
“基金会?这是什么?”
“用于大齐建设?建设什么?”
“这一成的契银子,也有万两银子,这宁安侯还真是舍得啊。”
“......”
众人议论纷纷,对这个基金会好奇不已。
权贵们坐在那里脸色有些不悦。
这沈棠是什么意思,当着他们的面说自己成立匡扶百姓和社稷的这个什么基金会。
一成契银,万两白银,就这么说给就给。
这要是传扬出去,沈棠的名声又要更上一层楼。
而他们是一同来的人,两厢对比之下,会显得他们分外的自私。
好一个宁安侯!
但是这可真的是冤枉沈棠了,她真的就是想要纯粹想在这个时候把基金会成立了。
刚好趁着今日人多,让大家做个见证而已。
“不仅如此,除了今日的这一成契银,往后,只要是加盟棠记,都将会抽取一成的契银投入基金会。棠记还会在年底清算后,抽取当年收益的一成,投入基金会。”
“棠记基金会,会参与到道路建设,医馆开立,学堂设立等大大小小为民服务的事情中来。
棠记基金会会将棠记的各位合伙人都写进慈善名单里面。”
沈棠说得诚恳。
慈善基金会这件事在后世分外常见,但是在大齐,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虽然有义商,最多也就是搭建粥棚,开放义诊等。
从来有没有这么广泛过,最多也都是以家族的名义。
经过沈棠一届时,众人也都明白了。
这个基金会就是以后棠记用来行善积德的,只是覆盖的范围更加广阔而已。
想到只是行善积德,众人也就没有放在眼里。
只是没有想到,后来人们只要提起棠记,称赞的不是棠记的产业,而是它的基金会。
至此,代理招商事件完美落下帷幕。
为了表示感谢,沈棠还特地赠送了四位合伙商人几瓶纯露。
几人纷纷的感谢,家中夫人特地嘱咐了,哪怕拿不到代理权也没有关系,只要同宁安侯打好关系,以后方便购买纯露也行。
宁安侯设立棠记代理商大会这件事自然是瞒不住消息灵通的满朝文武。
承恩侯和太尉在朝中一时之间被众人围在中心。
“害,这代理权,是我夫人喜欢。说那个纯露好,我这才买的。”
太尉眼睛都不眨,张口就来。
回家以后,太尉夫人知道自家夫君拿下了代理权,高兴得不得了。
自然,这个铺子也就交到了太尉夫人手里。
承恩侯拿下代理权以后,就急匆匆给中宫去了消息。
两家人自然是无比欢喜。
沈棠如今在考虑一件事情,就是要不要在京城设立作坊。
毕竟要是所有的货都从江南走水运来,一来这个成本消耗太大,二来,也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若是能在京城成立作坊,那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沈棠将想法同沈大山和柳氏说了,两人也是赞成在京城重新再建立作坊。
江南以青山镇为中心,建立棠记产业的大本营。
而京城,则作为棠记在北地的根据地,在北方的事业开展,只要围绕着京城即可。
所以京城这个作坊不能小。
代理权给出去以后,沈棠就亲自带人开始指导承恩侯和林家的铺子改造。
棠记的铺子格局
猜你喜欢
推荐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