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乐谱的女孩》经典观后感1000字
《翻乐谱的女孩》是一部由丹尼斯·德库尔执导,凯瑟琳·弗洛 /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 黛博拉·弗朗索瓦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一):残忍的女人
一个心胸狭隘的女人,在幼年时偶尔的挫败而种下复仇的欲念。
她勾引仇人,戕害她的儿子,只是当年对方一点谈不上故意的错误,竟然因此而遭受家庭破裂的后果。
太可怕了!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二):有点不理解
一个小女孩的仇恨竟然在心底埋藏了那么多年,而且处心积虑的报复,觉得很不理解,她最后成功的报复了自己的仇人之后,自己心里真的会开心么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三):如玻璃般脆弱的人性
刚看到的黑天鹅以及这部片子都讲述了人内心深处的脆弱,平静如水的外表掩盖了内心的恐惧和翻不过去的仇恨。人生充满了微不足道的挫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忘记了,以为可以忽略,但不自信或者是内心的缺憾却支配着复仇的行动。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四):恶灵
梅兰尼的母亲说她无论想做什么事都能完成,可见她是从小就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当她破灭了音乐的梦想流着泪走出考场,一腔的热血付与了怨恨那玩意儿,遇佛杀佛、所向披靡,着实令人胆寒。介于圣经上说过人生就来罪而来,如是每个人心里都有只小小的恶灵蛰伏,因此姑且原谅了梅兰尼这一次的心术不正。只不过这屁大点的事儿她尚这样,日后遇到再大点的委屈又会如何呢?难不成当希特勒去?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五):了
这是一部悬疑片、推理片、感情片、伦理片、爱情片、奋斗片、同性片、、、、、、归根结底,,,它是一部恐怖片。
没给5个星,是因为,因为,女孩的父母是卖肉的,这个起点太低俗了,技法太幼稚了,而且把片子中反映人性的境界一下就弄到庸俗上去了。
虽然是部好片子。。。
导演的境界决定了把一部好片子,在技术上,给弄二流了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六):每个人心中的残忍
小小的女孩
心中有个小小的梦想
但是梦想那么轻易的被击碎
抱定着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她的残忍就此在心里扎根
邻家有女初长成
如同棋子里的工兵
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看似幸福的家庭,其实也如斜塔般摇摇晃晃
她用微笑包裹着残忍
慢慢得搅乱这个家庭的一滩死水
她的残忍就象父母的屠刀一样
毫不留情
是否残忍就是人的本性?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七):暗潮涌动
整个故事一直都是在平静和静谧的环境中进行。梅兰妮的表情也是一副既往的平静,谁知在这个平静之中,很早之前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有时候这种平静让人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尤其是小时候,考试回来她收拾起所有的琴谱器物时,那种冷静超乎常人,与其小小的年龄相不符。后来她的“宏大”的复仇计划也在她的冷静中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直至最后的成功。
故事的平静恰恰预示着内里的不平静。看完整个故事有些心有余悸,不知道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八):只是一幅铅笔淡彩
钢琴声时而缓缓流淌,时而跳跃不安,贯穿着整个影片,当Ariane的手指娴熟地滑过琴键,Mélanie无声地静默地窥视着她,我想起冬日之心,斯蒂芬也曾那样专注地看着拨弄琴弦的卡米丽,她在目光中瓦解。读了几篇影评,都完美地将它总结成一个复仇的故事,在我看来,那过于浓墨重彩了,我更愿意把那点可能的恨意解读成两人相识的契机,剩下的,就如随意涂抹的铅笔淡彩,它有色彩偏重的某个点,但是总归的,它是看不仔细的,它也不用被看仔细 --Mélanie最后走了,那不过是因为她的工作完成了 。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九):冷
我想说我是喜欢这电影的。更多的是它的表达方式。
看到中段的时候,想起一部曾经没有看完的电影[游泳池]。一个保持着神秘的蛊惑般吸引力的年轻女孩,情欲的端倪。
但这是关于复仇的故事,一切都依着完满而不动声色的计划进行。如果女孩眼中流露出的情欲仅仅是计划的一部分,真是要让人不寒而栗。
之前故意消失的女孩重新出现,她坐进女人的车里。她已经毁了这个女人的事业,这是她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可是女人还是拉过她的手,吻在了上面。
女孩依然没有什么表情。画面渐暗。
2007.5.
《翻乐谱的女孩》观后感(十):非常酷的一部电影
非常酷的一部电影,简单人物、简单情节、简单环境,完全依靠导演控制节奏、演员的表演制胜。
这部电影还证明为什么电影必须在电影院看才能得到最大享受,和是否“大片”没有关系。
这是我2006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之一。
http://taohuawu.net/2007/01/15/my-film-2006/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