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 2020-03-13 09:36:16  热度: 298℃ 

点击全文阅读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一本由(德)尼采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元,页数:1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一):责编手记

很高兴做了一本好书,一本值得宣扬的书。做了好久的编辑,终于在这本书上找到了感觉。书的内容简介里都有,不再赘述,只有一点疑问:尼采所批判的他所生活的那个教育堕落、人文精神丧失的时代,不正就是德国近代国家崛起、产业勃兴、科技飞跃的时代?两者之间有何关联?两者之中哪个正确?

百撕不得骑姐。

呃。。输入法你闹啥?。。。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二):生计机构与教育机构

尼采深刻提出了当时他那个时代生计机构与教育机构的对立,现在在我们的国家看来也是非常有远见的,按照尼采的标准,可以说我们不存在真正的教育机构。人们受教育也是为了未来天才的出现提供适宜天才成长的土壤,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变成天才,因为天才总是凤毛麟角,极其稀少的。我们应有奉献精神,可是现在在我们个个都想变成天才的年代里我们变得极其浮躁与短视了。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三):我们都是一些受苦的孩子

天才被我们的教育和我们这个时代彻底埋没了。我们在沿着尼采所批评的"教育“道路上走了太远了。以至于,我们会误认为,正确的东西是那么荒诞可笑。

尼采说,教育的目标是了延续天才,有了他们,这个平庸的社会才有可能看到一些被照亮的希望。但是,这个世界已经发生改变。我们每一个不是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天赋,而是被约束在一根尺子下。我们的教育已经可以因为技术的发展而进行彻底的改造。有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他自己,至少,尼采的天才们不会感觉孤独啦!

尼采说,母语,经典,是教育之根,放眼望去,我们的根基本上已经被某种势力从这个民族的千年大地上拔起了。从他的观点,再来看如今的读经运动,我们还是要问,读的真是精髓吗?

看看尼采犀利的批评,让学子们清醒清醒自己在做什么,是有极大好处的!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四):论教育机构和我们的未来 读书札记

一、导言

为了使教育合乎时势,当今教育机构大多都歪曲和违背了创办时的初衷。因此我们对教育机构的希望,应该是教育精神的普遍革新和振兴,使这些机构得以新生。

要澄清教育的理念,需要对教育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前提是不被功利支配,超越时代的浮躁。因此本书适合安静的独立思考者阅读,他们善于发现本质,并充满远见。

二、教育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1.教育的扩大,普及化和职业化,教育沦为谋生工具和生计机构(文科中学何时科中学的区别正在慢慢消失),而非真正的教育机构。

2.教育的缩小,专业化和政治化,使教育放弃最崇高的使命,为其他某种生活形态服务,例如为国家利益。

教育的专业化,使社会只培养出了片面的人,而难以培养出博学而又充满人文素养的天才,这是对教育的毁灭。

教育的政治化,使很多天赋优良的青年被引到了从政的方向,同时国家对文化的支配使教育机构成为国家控制的机器。

三、两种倾向在新闻中合流

教育的新闻化,教育沦为新闻的附庸。

人文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此消彼长,使得着眼于信息的快、新以及业余性的新闻业对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使文化出现浅薄化的趋势,通过影响语言导致对教育的破坏。

四、天才是教育的目标

在受众范围上应使教育窄化和浓缩;

在内涵上应使教育强化和自足;

在对象和课程上应坚持精英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以心灵的精选为支撑的高贵的教育。

天才的来源不是教育,而是来自大自然本身,教育是对天才的养育和保护。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为天才工作并甘于辅助天才的少数人。

然而教育的现状一方面缺乏精英教育,另一方面天赋优异的少数人受到时代的诱惑不肯为天才工作,使天才处于孤独而过早熄灭。

五、真正的教育之内涵

对于精选的少数人应该施以怎样的教育?大学教育的三个衡量尺度。

1.对哲学的需要

这是自然产生的最高需要。

而现今对历史细节的兴趣取代了对永恒哲学问题的思考;对万物统一性的领悟能力被对自然的技术态度扼杀。历史考和技术态度扼杀了形而上学的沉思,不再有真正的哲学教育。

2.对艺术的本能

语言训练在文科中学的缺失,导致对语言的使用僵硬刻板和放任个性。

应该严格的语言训练培养正确的艺术感觉,明确良好的趣味和审美判断能力。

3.古典人文的修养

古典人文是人精神的源头和指导。

现今对古典人文缺乏敬畏和牵强附会,对文科中学的教育造成恶性循环。

六、教育的可悲现状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大量不够资格的人进入教育机构,导致教师素质问题突出,优秀教师被逐渐边缘化,并大量逃往学术领域,而学生则失去了正确的引导。

全世界的教育机构都在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五):读《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倘若想感受尼采的天才或许不需要读太多他的书,就本书的结构与内容而言就已经是独特、新颖且尖锐的了。这本书是尼采未能完成的著作,它是尼采关于德国教育现状所做的五次公开演讲的集合。尽管是演讲,却是不同的。演讲的内容中有恰似故事的情节设计,从另类大学生、青年教师与长者间的对话里表达出尼采的所思所感。一般的演讲都是单一地向听众表达出演讲者的想法,姑且称其是一维的表达方式,而尼采的演讲里构造不同的人物,自己扮演了三四个的角色,堪称是多维真实地表达出了他的感受。例如他是对德国教育现状持悲观心态的青年教师;也是想通了许多事物而能指导(劝告)青年教师的长者;还是将入社会,对教育现状有一定见解的大学生。

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一书中有许多我十分欣赏的观点。尼采以其尖锐的眼光审视着德国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在第一讲中便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两个弊病。首先,因为教育的普及和扩大(不审慎的),使其被功利性的弊端反噬,沦为谋生手段。教育学习的是知识,而谋生需要的只是技能,那是教育的一小部分而已。而这也导致了尼采所谓的“真正的对立”,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其次,因为教育(的内容)的不断缩小,使得受教者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教养”的人,教育沦为学术工厂与国家利益的工具(指的是国家对教育有倾向的控制),且又会进一步不断破坏者教育本身。而这两大弊病,在书中尼采进一步讨论,在新闻的不良影响下,使教育沦为新闻媒体的附庸。这些都是尼采观察到的德国教育现状。反观我们过去十几年所受的“教育”,两种弊病赫然摆在眼前。第一,许多人通过中小学以至大学的学习为的是“谋生”,并从未问过自己不断向前奋斗的理由是不是只是为了能有生存的手段。这也都是受到身边不理性的“经济教条”的影响。尼采觉得很难想象,一个人会为一个职位(例如会计师,工程师,医生)而活着,他说到:“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终点把一个职位或者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以此观点来看许多大学的教育计划便会觉得他们很可笑,当然UIC也不例外)同样的,学术工厂与国家利益工具表现的极为明显,一个文学博士可能算不清楚自己家里的消费开支,而这并不要求在会计方面要有太多的建树,只需要会几个基本概念与操作方法。国家在指导教育发展的时候,一直是以“为国家培养四个现代化人才”为条例的。可笑的是,一个国家是让它的子民以不断铭记是它提供教育机会的方式来培养“爱国情怀”,而这其实是它原来就应该给的。

书中也有一些论点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好接受的。而我还想讨论的是尼采对大学的要求。第一点尼采提出的便是对哲学的需要。哲学被也是“爱智之学”,是开启人生思考,是人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人”的关键。其次是正确的艺术感觉,这里强调的是对母语语言的严格训练,因为母语是“真正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手段/方式)”。最后则是古典人文的修养,是一种文化最内涵的部分,是文化的心。这三个方面在国内的状态如何我并不清楚,不过我知道就在身边,我所熟悉的校园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机会(也许并不全面)来让我一步步接近尼采心里所向往的大学,而那也是我所向往的地方。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六):读《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看着尼采嘲讽德国文科中学,我很自然的将这种观点带入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尼采认为有两种思潮在主导着教育界现状(至少是他那个时代):第一种是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冲动,第二种是缩小和削弱教育本身内涵的冲动。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只有通过普及教育才能尽快地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关于学科的专门化,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就明确提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学科的专门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首先关于普及教育的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与日俱增。这貌似跟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学生的现实情况不符,其实这是社会需求与求职者自我期待的巨大差异导致的。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摧毁了以往的独立自主的小作坊模式,一条生产链上可能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去参与,普及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向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劳动者、建设者。尼采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大多数平庸的人们向少数天才服务,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天才脱颖而出的过程。不可否认,人们生来是不平等的,但是让大多数人服务于少数人这样一个概念让我实在不能苟同,天才是庞大基数中小概率的突变体,社会的主体依旧是芸芸众生,少数天才的存在无法推动时代的进步,历史永远是由大多数人的意志主导的。西方文明近代从十字军东征以来几百年的思想变化才是这些天才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细数欧洲绵延数百年的黑暗中世纪的文明停滞,难道说短短百年人类就突然进化了吗?

联系我们中国自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史,正是洋务派、维新派的不成功的努力,给死气沉沉的中国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为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又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广,才有条件去凝聚人心来做救亡图存的事业。即便是这样,如黄兴、孙中山等革命前辈的惨痛教训向我们展示了少部分的精英没有足够的群众基础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这也是后来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理念的原因。

对于教育本身内涵的缩小这个问题,也许尼采的本意是让我们跳出学科的局限,从跟多的角度去思考,不要做一个对其他学科一问三不知的呆子。但是教育资源的限制使我们不能从正式课堂上完成这样一个了解其他知识的任务,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去自己完善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在现有条件下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可尼采接下来说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纪律、服从,少点独立的创新,他认为没有足够基础的创新都不过是小孩子涂鸦的玩意,没有任何价值,并且还会让学生自己羞于继续创作。看到这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二十一世纪不断被反复提及、重点强调的创新意识,在十九世纪居然被尼采这么批判。当然,或许是我的理解有误,尼采并非否定创新,而是否定没有基础的创新。然后尼采的话再次让我皱起眉头,他对当代德语的粗鄙感到失望,对古希腊的严谨的学术风气感到向往。我没有学过德语,在我看来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桥梁,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乐于去使用它并且能更好地表达才是最重要的。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每一次主流文学体裁的变化时,总有些人对新型的体裁不屑一顾,向往就文学体裁的各种好。不是说旧的就一定不好,但在我看来,大众在某个时期选择了某种形式是由他们的一种内在的需求在里面的。就如现在的一些网络语言,年轻人认为这些语句能更好的彰显他们的个性,使得这样的不太符合语法规范的“病句”大肆流行起来,尼采会不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一种大逆不道呢?

从整本书来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尼采对于个人自我实现的强烈欲望,他痛心于教育沦为国家的统治工具。说句实在话,对于生在中国的人而言,教育是政治的前沿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到明清两代的八股取士,可以说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为统治阶级服务。哪怕是今天,无论是奉行社会主义还是奉行资本主义,教育从来不会讴歌对手的美好,日本有意识地删改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内容,英国也在有意无意地对鸦片战争进行忽略。至少这些内容没有在中国这么重要,大家的屁股坐在那,可不要奢望脑袋替别人着想。

当然,我只是在发牢骚而已,尼采站在文科中学的立场上去讲这些,跟我说的情况不太一样。但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对峙,在每个时代都是个难题。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七):读 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思想家说过什么之一】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一)

在140多年前(1872年),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写了一本著作(在巴塞尔大学做的五次公开演讲后来集结成册),叫《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但是这本小册子在尼采生前从未出版,甚至并未完成,周国平先生在1996年将其翻译完成,之后在2011年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尼采唯一一本论述教育的专著,即使作为一本“尚未完成”的手稿,也对我们现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有所帮助。

读书之前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持功利主义态度的:

希望能从尼采这里获得一些关于我们教育机构(学校)未来走向的“真经”。毕竟在一个把大哲学家当作先知、当作真理的时代里,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或者捷径,应该不会受到太多的指责,或许还会受到追捧,毕竟是“尼采”说过的观点。

把教育世界当做病体,把任何思想和理论拿来作为药房,其实是盲目的,也是一种妄自菲薄。暂且不论尼采开出的药方对中国教育的作用,先来看看尼采到底说了什么。

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热血青年的尼采通过思想在寻找:与他一样热血、一样冷静的一小撮同类】

写这本书的尼采,27岁,但他在24岁时就已经被聘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了,做这五场演讲的时候,他离学生时代的距离并不是特别遥远,因此,从这些文字当中,我们确实能够感受到尼采作为一个热血青年版哲学教授的血性(姑且这么妄论吧)。

尼采认为“现代”的大学,是处在这个时代永不停歇的骚动之中,处于焦躁的漩涡之中,仿佛被切割成了碎片,不再能领略那种“永恒的愉悦”(P11)。【注:尼采是古希腊古典文雅教育的忠实粉丝】尼采认为要澄清教育的理念,对教育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前提是超越时代的浮躁。虽然大多数人已经沉溺在这种浮躁之中难以自拔,但是尼采仍然相信还是有少数人“被一种相同的感受所震荡”(P7),他要用这本书来寻找散落在各处的同类,于是他宣布,这本书是为“安静的读者”而写(P8),也就是为少数人,为少数心情不燥,足以和作者一起踏上一条康庄大道的人,他们“尚未被卷进我们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的令人眩晕的匆忙之中尚未被它的轮子碾碎并因此感到一种为偶像献身的满足”(P9)。尼采也非常不客气地说:你“不可能期望结束时得到一些类似于结论的标准答案”(P7)。

【“我们的教育机构”怎么了之: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

概念:尼采的“教育机构”指的是:“并非囊括一切民主现状的无数形式,而是指这方面的德国公共机构”。“这些德国公共机构,包括德国的国民学校德国的实科中学,德国的文科中学,德国的大学,其未来很令我们操心。”(P3)

问题:尼采“坚定地认为,当今时代为了使它们‘合乎时势’而对这些教育机构擅做的许多改变,大部分都不过是歪曲和偏离了它们创办时的高贵初衷。有鉴于此,倘若我们敢于对未来有所希望,那应是德国精神的普遍革新、振兴和净化,使得这些机构也能相应地从之新生,然后,在此新生之后显得既新亦旧,而现在它们却总是唯‘时髦’和‘合乎时势’是求。”(P3)

尼采认为当代教育“不自然”(P4)的取向危险且让人绝望。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现代有两股貌似相反,就其作用而言同样有害、就其结果而言终于汇合的潮流,统治着我么原本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的教育机构:一方面是尽量扩展教育的冲动,另一方面是缩小和减弱教育的冲动。”

“尽量扩展教育的冲动”指的是教育被置于越来越大的范围当中,教育沦为一种谋生教育,一种速成的手段。“减弱教育的冲动”一方面指的是教育的学术化,使得教育成为学术分工的工厂(P10),另一方面指的是人们要求教育放弃它的最高的骄傲使命,而纳入为另一种生活形式即国家生活形式服务的轨道。

【“尽量扩展教育的冲动”】

“普及教育是最受欢迎的现代国民经济教条之一。尽量多的知识和教育——导致尽量多的生产和消费——导致尽量多的幸福:这差不多成了一个响亮的公式,在这里,利益——更确切地说,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按照这一倾向,教育的真正任务似乎是要早就尽可能(通用)的人,与人们在一个硬币上称作‘courant’(通用)的东西属于相同的性质。”(P24-25)这种通用的人越多,这种民族似乎越幸福。尼采认为,“按照这里通行的道德观念,所要求的当然是相反的东西,即一种速成教育,以求能够快速成为一个赚钱的生物,以及一种所谓的深造教育,以求能够成为一个挣许多钱的生物。”(P25)

尼采认为,“这种对于教育的道德观念,是存在巨大的危险的,就是大众随时会一下子跳过中间阶段,直奔尘世幸福而去。‘最大可能的普及教育’使教育大为贬值,以至于它不但不能给人以特权,甚至不能使人受到尊敬。最广泛的普及教育恰恰就是野蛮。”(P26)“国家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培养出了它的公务员和军队,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这种教育归根到底始终是对它有利的。”(P26)所以,尼采在这里总结道:

“哪里只要想起大力普及国民教育的大众呼声,我就总能很好地辨别,激发起这个呼声的是对收入和财产的旺盛贪欲呢,是从前某次宗教迫害的烙印呢,还是一个国家对自身利益的精明的算计。” (P26)

【“削弱和缩减教育的冲动”】

尼采对于削弱和缩减教育的冲动的批判主要是集中在教育的学术化以及教育为国家服务的两个方面上。其中,“教育的学术化”指的是对极端的专业化对人的发展所造成的片面化和异化,使人成为工具性的存在,再也没有了全面的知识和智慧的权威地位。而第二点,关于教育为国家服务更是如此的深化:每个人都在接受教育,最终的结果是为国家服务,成为国家的公务员或军队的补充而存在。这样的教育多么可怕!

尼采提到,“如今的学术范围已经扩展得如此之大,一个资质虽非超常但良好的人,倘若他想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潜心于某一个专业领域,对其余领域只好不闻不问。”“某一专业的一个精英学者很像工厂里这样一个工人,他终其一生无非是做一个特定的螺丝钉或手柄,隶属于一种特定的工具或一台机器,在这一点上他当然能练就令人难以置信的精湛技艺。”也就是,“专业范围外的没有文化被当做高贵知足的标记大肆炫耀”。(P27)

“学术分工实际上在追求的目标,正是各地宗教自觉追求的那同一个目标,即缩小教育,甚至是毁灭教育。”“所以我们今天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在天性认真的人关心的一切普遍性问题上,尤其在最高的哲学问题上,上面所说的这种学者已经完全不再有发言权;相反,如今寄居在各个学科之间的那个起黏合和联结作用的阶层,即新闻界,却相信自己在这里赋有使命,并且以符合其本性的方式在执行这个使命,也就是说,如名称所显示的,作为一个按日付薪的临时工”。(P26-27)

【两种对教育的伤害的情况,在新闻界合流】

“两种倾向在新闻界合流,教育的扩展和缩小在这里握手言欢:日报直接取代了教育,无论谁,包括学者,今天如果还有教育的要求,便习惯于依赖这个起黏合作用的中介阶层,它黏合一切生活形式,一切立场,一切艺术,一切学科之间的缝隙,它稳妥可靠,就像日记账簿一向都让人放心一样。”(P28)

尼采继续说道,“现代教育特有的意图在日报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就像在同样的程度上,急着——为当下服务的仆役——取代了伟大的天才,一切时代的导师,把人们从当下解救出来的救星。”(P28)

尼采在这里像一个唐吉坷德式的圣战士,仰天长啸,发出了非常悲情的问叹:“现在,请您告诉我,我的杰出的大师,到处都在逆一切真正的教育努力而行,我该如何怀着希望与之斗争我怎么有勇气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教师出场,既然我清楚地知道,每一颗刚播下的真教育的种子马上就会被伪教育的碾子无情地压碎?您想一想,今天一个教师最用心的工作会是多么徒劳,譬如说他想把一个学生送回无限遥远但极其感人的希腊世界,回到教育的真正故乡,可是,在下一个钟点,这个学生就会抓起一张报纸,一本流行小说,或一册这样品质的书,其文体已盖上了今日教育野蛮的令人恶心的标记。”(P28)

【思想家说过什么之一】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二)

【上篇回顾】

上篇中,尼采认为当代教育“不自然”(P4)的取向危险且让人绝望。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现代有两股貌似相反,就其作用而言同样有害、就其结果而言终于汇合的潮流,统治着我么原本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的教育机构:一方面是尽量扩展教育的冲动,另一方面是缩小和减弱教育的冲动。”

“尽量扩展教育的冲动”指的是教育被置于越来越大的范围当中,教育沦为一种谋生教育,一种速成的手段。“减弱教育的冲动”一方面指的是教育的学术化,使得教育成为学术分工的工厂(P10),另一方面指的是人们要求教育放弃它的最高的骄傲使命,而纳入为另一种生活形式即国家生活形式服务的轨道。两种倾向在新闻界合流,教育的扩展和缩小在这里握手言欢,那就是新闻界,新闻界对于教育的伤害,对尼采来说,是痛心疾首的。

【在新闻界合流对教育的伤害之一:当代教育制度的精神贫困】

在第一次演讲中,尼采做了一个虚构的故事,就是两个年轻人遇到了两位年长的哲学家。在这里,一位年轻人对一位哲学家发文:“对于您经常指责的那些平庸的错误和误解,我的感受是太鲜明了;可是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一种力量,可以使我在英勇的斗争中取得成果,能够捣毁这个伪教育的壁垒。我被一种普遍的懦弱所控制;孤独中结不出骄傲和自负的果实。”(P29-30)

哲学家答道:“静一静,我的可怜的朋友”,“现在我更理解你了,刚才我不该对你说一些能够安慰你的话。我们当代学校教育的弊端如此沉重地压在你身上,你相信这还能持续多久?我不想向你隐瞒我在这方面的信念:它的时代正在过去,它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敢于在这个领域里做到完全真诚的先行者会听到,将有成千颗勇敢的心对他的真诚发出反响。”“可是,尽管如此,在任何地方都无人做到完全真诚,其可悲的原因在与我们时代学校教育的精神贫困,正是在这里,缺乏真正有创造力的禀赋,缺乏真正有实践能力的人,也就是那样的人,他们具有好的创意,他们懂得,正确的天赋和正确的实践必须在同一个人身上相遇;实际情形却是,那些平庸的实践者恰恰缺乏创意,所以也就缺乏正确的实践。”(P30)

“在这里,我们的哲学必须不是开始于惊奇,而是开始于惊恐;如果谁没有能力开始惊恐,就请他不要伸手去碰学校教育的事情。现在通常的情况正相反:感到了惊恐的人,就像你,我的容易受惊的可怜的朋友,都逃跑了,二那些不会感到惊恐的平庸之辈却使劲张开他们的大手,搁在一门艺术所能具有的最敬畏的技艺上,即教育的技艺上。”(P30-31)

之后,哲学家对青年讲述了德国文科中学的一些弊病。(注:德国中学有实科中学(偏向实际技艺)、文科中学(偏向修辞文法等内容)和综合中学(综合前两者))。

【现在文科中学里的德语课】

哲学家说道,“我首先要告诉你,它应该是怎样的。现在,每一个人说和写他的德语天生就如此恶劣粗俗,就像在一个报刊德语时代所能够有的样子,所以,必须用强制手段把成长中的具有高贵禀赋的少年置于良好趣味和严格语言训练的玻璃罩下;既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近期内,我宁可回过去说拉丁语,因为我耻于说一种被如此败坏和玷污了的语言。”(P32)

对于今日德国文科中学存在问题,尼采的讽刺非常辛辣: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我们今日文科中学十分危险的后果,正确的、严肃的教育首先是服从和习惯,由于没有实施这样的教育,相反,在最好的情况下,只是把刺激和成全学术冲动作为唯一的目标,结果,随处可见博学与趣味的野蛮、学术与新闻宣告结盟。”(P40-41)

“而在我们的文科中学里,如同我们的作家业已证明的,人们从不学习走路。可是,教育正是从语言的正确步法开始的,而教育一旦是正确地开始的,此后它也就使人在面对那些“时髦”作家时产生一种生理上的感觉,我们把这种感觉叫做‘恶心’。”(P40)

“在这一点上,一个较高层次的教育机构的任务不能是别的,只能是十分严格和精确地正确引导这些语言变粗野的少年,向他们呼吁:‘严肃对待你们的语言!’谁在此感觉不到一种神圣的责任,他身上也就完全不存在较高层次教育的萌芽。”(P32)

“在这里,对于每个认真从事的人来说,情况就像必须学步的小孩或士兵一样,因为他以前在走路方面知识一个业余爱好者和经验主义者。这是一场艰难的一段时间,人紧张得生怕弦会绷断。”“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人为地练会的哪些动作已经变成新的习惯和第二天性,从前步伐的稳健和有力得到了加强,并且作为训练的结果,增添了若干优美,现在又回来了。”

尼采借哲学家之口,所提出的改变文科中学德语课现状的做法:

一是“文科中学的德语教师就有责任引导学生注意无数细节”。“从十分明确的良好趣味出发,禁止他们使用这样一些词语,例如‘占有’、‘盘算’、‘无需考虑’——以及诸如此类令人无限厌恶的词语。”“此外,还必须教学生阅读我们的经典作家,一行一行指给他们看”,“会如何谨慎严格地对待每一个词的用法”。(P33)

“教师本来应该提供真正的实践指导,使他的学生习惯于进行语言上的严格自我训练,可是,我们到处看到的却是用博学的、历史的方式处理母语的趋势,人们对待它犹如它是一种已经死去的语言,仿佛对这种语言的现在和未来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在我们时代,历史的方式已经流行到了这个地步,以至于语言的活的身体也成了对它的解剖学研究的牺牲品。”

“然而,教育正是在这里开始,要使人们懂得把活的东西当做活的东西对待,教师的任务也正是在这里开始,要在首先必须行为正确而非只是认识正确的事情上,抑制住正在蔓延上涨的‘历史兴趣’。”(P33-34)

二是德语教师要消除新闻审美趣味在少年身上留下的野蛮标记。德语教师对于“怎样把他的教育机构的精神与德国民族拥有的少数真正有教养人士的精神与它的经典诗人与艺术家的精神联结起来的?”(P34),对于充满幼稚优越感的学生对德国独一无二席勒、马克斯等的嘲笑的行为,优秀的子孙将为之脸红。

三是文科中学德育教师对于德语作业的问题:强求学生并不具备的形式感方面的教养,“可能在这个年龄每一句说出和写下的话都是野蛮的”(P36)。太早的个性化要求,可能导致“这种不成熟的思想性创作,而我们多么经常地看到,一个人后来全部的文学作品就像是这种反精神的教育原罪的可悲后果!”尼采担心“少年人的匆忙创作”以及对看到自己作品的“虚荣感”,他担心,“文学界的全部弊端都将不断重新烙刻在成长中的以待人身上,包括匆忙和虚荣的制作,可耻的赌徒行径,完全没有风格,没有酝酿,表达时毫无特点或可悲地装腔作势,丧失任何美学规范,疯狂的无序和混乱,总之,我们新闻界联通我们学术界的文学特征。”(P37)

尼采在这里认为全面放任所谓的“自由个性”则无非是野蛮的标志。“如此长久地不把读写的直接实践训练当作神圣的义务,如此长久地对待母语如同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不行或一个已经死去的躯体,因此,我不承认这样的机构是真正的教育机构。”(P37)

“唯有经过最严格的教育努力,并具有艺术的天赋,才能对古希腊文化产生感觉;这个结果多么难以达到,因此,文科中学只好通过粗暴的误解来提出唤醒这种感受的任务。”(P42)

尼采认为应当经过“这样”的训练,年轻人才能做到再面对我们的报刊工厂、小说携手如此受欢迎和颂扬的“时髦”风格是,感到那种生理上的恶心,并且超越所有那类十分可笑的问题:“一个人必须从自己的经验中懂得语言的艰难,必须在长期的摸索和搏斗之后终于踏上了我们伟大诗人曾经走过的那条路,才能体会到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多么轻盈优美,而其余人在他们后面跟随得多么笨拙别扭。”(P39)

“我们应该更加坚定地坚持真正的德国精神,在德国宗教改革中和德国音乐中,它已经现身,通过德国哲学的伟大的勇气和严格性,以及最近经受了考验的德国士兵的忠诚,他证明了自身不慕一切虚荣的持久的力量,我们借之可以期望战胜时髦的‘当代’伪文化。让那些不辱教育使命的真正的学校加入这场战斗,特别是鼓动正在文科中学中成长的新一代人拥护真正的德国的事物,这是我们期待学校将会采取的行动,在此行动中,所谓古典教育也将终于获得其天然的土壤和唯一的起点。文科中学的真正的革新和净化只能产生于德国精神的一次深刻而有力的革新和净化。要在最内在的德国特性与希腊天才之间缔结联盟,这是一个十分神秘和困难的任务。”(P46)

【在新闻界合流对教育的伤害之二:教育的政治化】

关于真正的德国精神。

首先,尼采认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在德国宗教改革和德国音乐中,它已经现身,通过德国哲学的伟大的勇气和严格性,以及最近经受了考验的德国士兵的忠诚,它证明了自身不慕一切虚荣的持久的力量,我们借之可以期望战胜时髦的“当代”伪文化。让那些不如教育使命的真正的学校加入这场斗争,特别是股东正在文科中学里成长的新一代人拥护真正德国的事物,这是我们期待学校将会采取的行动,在此行动中,所谓古典教育也将终于获得其天然的土壤和唯一的起点。(P49)

关于学校里的教师。

尼采认为,“现在几乎到处都有数量过多的中等教育机构,因而不断需要大量的教师,远远超出一个民族哪怕一个素质优秀的民族按其本性能够产生的程度;于是,有太多不够资格的人进入了这些机构,靠了他们占优势的人数,凭借物以类聚的本能,他们逐渐决定了这些机构的精神实质。这些人永远无望懂得教育的事情,他们误以为,通过建立某种规章制度,不必削减数量,我们文科中学及其教师的表面的、数量上的繁荣就能够转变成真正的繁荣,转变成天性的丰饶。”(P50-51)

“在我看来,今天的教师是在用遗传学和历史学的方式教他们的学生,结果,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又培养出了一些小家子气的梵文学者、语源学癖、考证狂而已,然而,他们中不会有人像我们老辈人这样,能够处于他的爱好阅读他的柏拉图,他的塔西陀。”(P59)

可是,数量众多的可怜的教师,能够逃往哪里呢?因为过多的学校,需要过多的教师,为了养活自己,人们才被要求扮演教师的角色的!倘若古典文化把他们拒之门外,他们能够逃往哪里呢?他们岂不只好做哪些现代势力的牺牲品,它们日复一日通过喋喋不休的报刊喉舌朝他们喊叫:“我们就是文化!我们就是教育!我们站的最高!我们是金字塔的尖顶!我们是世界历史的目的!”他们听到的只是这个新闻界和报纸界中所谓有“文化趣味”的粗俗社会,在被颂扬为一种全新的最高、最成熟教育形式的基础!(P59-60)

接下来,尼采诉说了一种有良知的教师,悲情的人生轨迹:

这些可怜人——教师,能逃往哪里呢?!他们残存的良知感觉到了这些十足谎言的预言,为了拒绝听到这些十足的谎言,长此以往,他们岂不只好像鸵鸟一样,“埋头于方言、词源学、考证,度过蚂蚁搬勤劳的一生,尽管离真正的教育仍十分遥远,但至少可以闭目塞听,不闻时髦文化的噪音,这于他们岂不是真正的幸福?”(P60)

插播一个尼采关于精英教育的核心观点。

在此,尼采提出他实质上是精英教育的观点:“所以,我们的目标不可能是多数人的教育,而只能是少数特选的、为伟大持久的作品而准备的人的教育。” “我们终于懂得,公正的后代在评价一国之民的整个教育状况时,将完完全全根据一个时代的那些特立独行的伟大英雄,根据他们被认知、支持、尊敬或者被埋没、虐待、毁灭的方式,唯有他们的声音将流传下去。人们总是非常表面、生硬地对付所谓国民教育,采取一种直接的方式,大致依靠各种强迫性的初级课程。” (P53)

“天才的真正来源并不在教育之中,他仿佛只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来源,一个形而上的故乡。”(P54)

那么从尼采精英教育的观点出发,那么他必然认为现在的教育是国家的一种手段,是国家的一种阴谋,所以才产生了现在这样的“过剩的”、“伪”文科中学教育。

【国家教育】

现代国家总是参与决定这些事情,并且以它的装备一举实现它的要求,而这些现象当然会使多数人产生相同的印象,仿佛是永恒的铁律、事物的根本法则在向他们说话。在这里,国家使用了它的最有利手段,掌握了教育和学校的最高领导权。

国家自命为文化的引路人,在推进自身目标之时,它强迫每个仆人手举国家普及教育的火炬,在它面前出现;他们必须在摇曳的火光中重新认它为最高目的,为他们全部教育工作的报酬。(P60)自此,教育产生出了“国家主义”的性格。

国家为何需要这么多学校和教师?为何需要基础如此广阔的国民教育和国民启蒙?因为真正的德国精神遭到了仇恨,因为人们害怕适合于真正的教育的高贵天赋,因为人们要在多数人身上培养和鼓励受教育的非分要求,借此迫使伟大的个人自我放逐,因为人们想逃避伟大导师的严格艰苦的训练,其办法是向大众灌输说,他们自己将找到道路——在国家的指导之下!一种新现象!国家成了教育的指导者!(P63-64)

对于这种国家教育,尼采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人这个种属极其自私、不公正、不讲理、不诚实、嫉妒、阴险,并且十分狭隘、怪癖,要在这种属的千百万个体中正直地坚持秩序、安宁、和平的法则,同时保卫国家自身赢得少量财产,使之不被贪婪的令居和险恶的强盗掠夺,真是谈何容易!一个承受如此压力的国家,会抓住每一个同盟者,何况有这样一个同盟者在用花言巧语自荐。提出教育的使命就是经过深思熟虑为每个人找到一个地方和一种环境,在那里可以最有效地位国家服务。”那么国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拥抱这样一个同盟者,并且充满信心地对他喊叫:“对啊,你就是教育!你就是文化!”——谁会对此感到奇怪呢?(P64)

明天见。

【思想家说过什么之一】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三)

再次尼采谈了谈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根本不同,任何把谋生方式树为前景的教育绝不是真正的教育。举例说明生机与教育的对立:生存斗争的立场扼杀了对万物形而上统一的领悟能力。因为缺少真正的教育机构,德国天才的命运皆孤独而悲惨。

【尼采是个理想主义者】

在这里,他发出一个呼喊:“坚守你的岗位,因为你怀有希望。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我们没有教育机构,但我们必须拥有。”(P65)在这里,当然是文科中学承担了这一崇高的使命。

尼采在这里提出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尼采借哲学家之口说道,“你们不要混淆两类事情。为了生存,为了进行他的生存斗争,人必须多多学习;可是,他作为个体为了这个目的所学所做的一切仍与教育毫不相干。相反,唯有在一个超越于这个窘迫、必须、生存斗争世界的大气层里,教育才开始。”(P66)

但是,“在主题的这种最高形式中,以及在一种扩展了的、仿佛集体性质的个体的最热烈需要中,仍不存在与真正教育的任何关系。譬如说,如果艺术是按照这个方向被需求的,所看到的就只是艺术的消遣和刺激效果,而对于这样的效果,高尚纯粹的艺术史最不能引起的,低级浑浊的艺术是最善于引起的。”(P67)

“因为真正的教育不肯让利欲熏心的个体玷污自己,它善于机智地从那种想把它用作实现利己目的之手段的人身边溜走,哪怕有人误以为已经抓住了它,可以从它身上获利,通过榨取它来安排自己的生计了,它仍会带着嘲笑的表情悄无声息地逃脱。”(P67-68)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正如我们所理解的那样,而只是一份说明书,用以指导人们在生存斗争中救助和保护自己的主体。”(P68)

如果想引导一个青年走上正确教育的小道,就当心别去妨碍他与自然结成朴素、信任、私密般的关系。可是,对于许多青年来说,怎么能够在与自然如此亲近的、近乎私密的关系中成长起来!其他人则不得不早早地学习另一种真理:怎么征服自然。那种朴素的形而上学在这里终结了,而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学、无机化学迫使其学徒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然。由于这种新的强迫性的观察方式,丢失的不是诗意的幻想,而是依靠本能唯一真实地领悟自然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依靠精明的计算智胜自然的能力。(P68-69)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来说,丢失的是无价之宝,即能够毫不间断地忠于他童年时代的沉思本能,借此达到一种宁静、统一,一种关联和协调,这些东西是一个被培养去进行生存斗争的人未尝梦见过的。(P69)

尼采在这里借哲学家之口发出一个悲叹:“我们缺少学校教育机构的一个种类,即真正教育机构的种类!”(P69)

关于“麻木世界之阻力”。

年轻人询问哲学家:这些伟大天才,您所要求的这种教育(指的是哲学家内心真正的教育非国家教育)在哪一点上是为他们而设的,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表明自己是依靠家乡的教育阳光生长成熟的?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可能、也确实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如此敬仰的人,他们的作品也许正好为这些高贵的天性所采用的发展形式做了辩护,甚至为我们必须承认的德国当时教育的缺少做了辩护。莱辛、文克尔曼从德国现成的教育中获取了什么?一无所获,或者至少和贝多芬、席勒、歌德以及我们所有的大艺术家、大诗人一样少。(P75)

哲学家怒不可遏地答道:“现在,我的好人儿,应该给你们一个严肃的教训:因为你们,因为你们的野蛮,所有这些我们谈到的闪光的、高贵的心灵都过早地被窒息、损耗、熄灭了,难道你们能够为此自豪?怎么,你们想到莱辛时能够不害羞?他与你们可笑的木头人和偶像作斗争,被你们的剧场、你们的有教养人士、你们的神学家误解,终于毁于你们的麻木,未尝有一次得以从事那永恒的飞翔,而他本来是为此才来到世界上的。”(P76)“到目前为止,对于他们中每一个人,你们都是‘麻木世界之阻力’。”

之后,两位青年在和哲学家的对话中,在年轻人强烈的自责中,哲学家指出了两条可能的道路:

“现在你们正站在十字路口,并且知道了两条路各通向何方。走其中一条路,你们会受到时代的欢迎,它对你们不会吝啬花环和勋章,那些强势党派将为你们撑腰,你们的前后左右将站满同党。另一条路却使你们旅伴稀少,它艰难、曲折、崎岖,看你们在那里疲惫跋涉,走在第一条路上的人们会讥笑你们,还会试图引诱你们投奔他们。可是,一旦两条路发生交叉,他们就会虐待你们,把你们挤到路边,或者畏怯地躲避你们,孤立你们。”(P79-80)

“对于两条路上的如此不同的行进者,一个教育机构会意味着什么?那些挤在第一条路上涌向其目标的乌合之众,他们把它理解为由一个国家设置的公共机构,他们将经由它而被安置到队列中去,凡是致力于更高远目标的一切事物都将被它剔除。当然,他们很善于用华丽辞藻修饰其目标,并使之广泛传播,比如说,他们大谈‘以爱国和人道为坚定的共同信念的自由个性之全面发展’,或者宣传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以理性、文化、正义为基础的人们国家’。

对于另一支小队伍来说,教育机构就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了。它要捍卫一个坚强的组织,以预防自己被上述乌合之众淹没和冲散,预防作为其成员的个人过早地疲惫,或者被引诱、腐蚀、毁灭,目中不再有其高贵伟大的使命。这些个人必须完成其作品,那是其联盟的意义之所在——而且是这样一个作品,它仿佛必须擦净了主观性的痕迹,超越于时代的影响,如同一面映照事物永恒不变之本质的明镜。所有加入这个联盟的人都必须一同致力于消除自己的主观性从而为天才的诞生和其作品的创造做准备。”

随后,与哲学家对话的年轻人表示: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认为,有一个机构是多么必要,它能使我和少数真正的教育家共同生活,以他们为导师和领路人。我是多么强烈地感觉到独行的危险!(P82)

参考书: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周国平译.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